众所周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在智力、体力、意志品质等各方面,每个孩子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总会有一些孩子很难达到一些要求,哪怕这些要求在大多数的学生看来是如此简单,这无疑是给每一位教育者,特别是一线的老师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是来自体力上的,更是来自精神上的,对于这些孩子,往往老师们下了很多的功夫,其效果却是事倍功半。所以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总是特别关注,通常课余也会抓紧时间给这些孩子提供一些额外的帮助,因为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光靠课堂上老师分配给他的一些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老师在课堂上也不可能发太多的时间在这样的孩子身上,以免造成一种新的不公平,试想一下,若是老师总是针对一个在其他孩子看来极简单的问题化了很多时间而仅仅是为了某一个人的话,那即是对其他孩子的一种忽视。可是近年来,这种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理论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公开课上,你若是无法体现出这种对差生的关注,你又怎么能算得上是一个好的老师呢?

有一位很具人文精神的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语言极富感染力,可以想见学生一定很喜爱她。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对差生的关注也是非同一般。如学生朗读“轻轻地把鸟蛋送还”这一句时,有一个学生就是读不好,不是把轻轻地(de)读成轻轻地(di),就是把送还(huán)读成送还(hái),老师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指正,直到这个孩子能读准为止,一共化了1分20秒的时间。这位老师对差生的关注让在场的老师很是敬偑。

可是,当你再细细沉思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长时间的关注这个孩子,特别是这样一个公开的场合,对于这个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孩子的自尊心不知会不会受到挫折?假如这位孩子父母也恰好在场的话他们会作何感想,是衷心感谢这位老师,还是恨不能有个洞可以钻下去,或是为自己的这个可怜的孩子而哭泣呢?我不敢肯定,但我想这些结果都是有可能的。老师可能真的是太想把他教会了,所以在纠正了几次没有成功之后干脆低头凑近这个孩子,用很轻的声音一遍一遍耐心的重复着这两个字的读音,其他的孩子在这长达1分20秒的时间里各做各的小动作,或是来一阵哄笑,课堂上营造的情感荡然无存,这一定不是老师的初衷,但是结果的确是这样的──这位学生的自尊大大受到了伤害,硬生生学会了读这两个字;其他学生无所事事一段时间,得到了一个嘲弄别人无能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一句,老师所做的一切真的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吗?以付出自尊为代价的关注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吗?我想这个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既然这样,是不是就不需要在课堂上关注差生了呢?显然不是的,课堂上当然不能忽视对差生的关注。那我们有没有更好一点的方法来实现这样的关注呢?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问题。比如刚才说到的这个孩子,他在最初得到老师关注的时候应该是不伤及自尊的,因而老师第一次纠正他这个地的读音时他已经读会了,只是在后来一句话连起来时又读错了,说明这个地(di)的音在他脑海里已经留下了很深的印像,一时半会儿是改不过来的,这时候老师不妨作出些“放弃”,比如可以这样说:“你这个地(di)记得真牢,老师相信你这个(de)也同样会记牢的,我们不着急,先跟着大家一起念,以后再慢慢记住它好吗?”或是干脆直接就由老师带着他来读这个字,读对了就可以了,不妨课后再做些巩固、交流。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这种执著是大可不必的,不妨宛转一些,也可暂时作出放弃,这或许是一种更为明智的方法,既可为孩子保留些尊严,又不至于剥夺了其他孩子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事实上,这真的是一位很具人文精神的、关注差异生的老师,课堂上不时流动着这种人文关怀。她很习惯用手去抚摸学生的头,给孩子一种安慰,尤其是对一些缺乏自信的孩子,这种安慰就显得很重要了。对于学生的一些学习困难,她也处理得很好,比如一个学生读课题“两只鸟蛋”时,读得很慢,中间断开了,老师未作评价,只是叫了第二个学生,说“谁能把它连起来读?”第二个学生即领会了,第一个学生也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儿了。又如,一生读“树杈(chā)上”,老师即刻纠正,学生立刻改正了,另一生读“树杈(cà)上”,即纠正,老师马上意识到这个“杈(chà)”字是个难点,即进行集体纠正,用了较短的时间解决了一个有可能是多数学生都存在的问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看来,对差异生的关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如何把握这个度是有没有真正做到人文关怀的关键所在,我们也希望从中能得到一些启示,为今后的教学作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