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43页。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把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对象,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空间与图形。从数学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还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教材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抽象出数学概念,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确定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并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演示,并经历观察、操作、合作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自主探究的情形下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成功体验,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结合方格纸对图形进行平移。

2.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并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五、教学策略

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本节课采用多媒体环境教学,主要的教学策略有: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动手实践,拓展应用;运用媒体,整合资源;自主小结,体验成功。

六、教学过程

1.创境激趣,认识新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谁啊?(生:喜羊羊。)

师:上周末,喜羊羊去了一个地方,它玩的可开心了,你们想去看看吗? (课件出示游乐场设施动画)

游乐场设施图

(2)让学生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使用鼠标拖动图片摆放进行分类)。

分类图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提出问题:你能根据这些物体运动的方式给它们分分类吗?这既顺应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现象。学生分类后,教师提出本节课所研究的内容:平移和旋转。将课件中平移和旋转做成运动的形式,为教学新知作下很好的铺垫,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究平移和旋转运动的心理。]

(3)学习平移和旋转。学生将小火车、滑梯、缆车的运动分为一类。

指出:它们都是直直的运动的(板:直直的运动);我们把象小火车、滑梯、缆车这类直直的运动称做是平移。(板:平移)。学生(将摩天轮、旋转飞机、风车的运动分为一类,像这样把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转动的运动方式叫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板书:旋转、围着一个中心转动)

(4)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生:拉抽屉是平移、拉拉链是平移、国旗的升降是平移,车在马路直直地走,车是平移、、、、、、(多个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把你的数学书放在桌子的左下角,听口令做动作。先把数学书向右平移,再向左平移,向上平移,再向下平移。(生做动作)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平移的?(生:我是让数学书贴着桌子边直直地平移的。)

师:游戏做完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平移是怎样的运动?旋转是怎样的运动?可以用手势比一比。

(5)判断应用:睁开眼睛,请看大屏幕,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现象。你会区分吗?请看图。(多媒体出示下图,请学生判断图中的运动方式。)

小结: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平移和旋转,那么平移和旋转在运动时各有什么特点呢?

(让学生通过再次观察总结出: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方向不发生改变。得出旋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的本质。)

2.操作实践,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喜羊羊搬家的画面)喜羊羊玩了一整天,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懒羊羊在搬家,热心的喜羊羊就来帮忙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谁能说一说?(生读题目中的信息,懒羊羊说:“好累啊,我前面,搬的距离比你远”。喜羊羊说:“不对,应该是一样远。”)师:它们俩谁说的对啊?(生猜测喜洋洋说得对)你能说一说这是为什么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想一想到底谁搬的远?

师:我想请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讨论的?验证一下谁说的对。

生:可以用数步子的方法来验证谁走的远。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视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指导。)

(4)汇报探究结果,教师结合大屏幕进行演示。

在学生到台前演示的时候,教师出示相应的点,和两点之间的距离。同时说明,像这样懒洋洋走的起点和终点的两个点就叫做对应点。用同样的方法找到喜羊羊经过的路线。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练习纸的方格图上动手画一画、标出羊羊们的起点和终点,在练习纸上数一数,懒羊羊和喜羊羊走过的路线分别是多少格。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视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指导。

再找出房子上的任意一点,数数看。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数哪两个对应点,数出来的格数都是一样的。

小结:要知道一样东西平移了多少个格,只要数准一对对应点就可以了。(教师再次演示课件,动态展示小房子一格一格移动的过程。)

(5)除了数对应点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知道房子移动了多少格呢?(找对应的线,课件演示通过对应的线也可以知道房子移动的格数。)

结论:一个物体平移几格,只要找准物体上的任意一个点,数一数这对应点移动了几格,那就么这个物体就移动了几格。

(6)巩固延伸,提高学习兴趣。他们把小房子向左平移了7格后,觉的这个地方不太合适,于是他们决定再把家搬到上面 下面、左面的虚线处,小组再次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移一移,数一数,看看他们把新家向()平移了()格。

平移的时候要说清楚方向和距离。请用刚才的方法,数出下面的图形的平移结果,最后结论是房子向下平移了五个格。(生上台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方法:房子中间隔了几个格,再加上房子本身占了几个格,就是房子平移的格数。板书:平移的格数==图本身格数+间隔数)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我们还知道了平移一个物体,不但要知道平移的方向,还要知道平移的距离。

(7)(出示练习题)画一画, 请画出梯形向左平移8个格后的图形。

学生尝试画一画。

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画法。(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集中讲评,请学生汇报绘图的方法。总结出,画图可以先找出对应点,再将各对应点进行连线。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形式引出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自然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接着利用小组学习有效的学习氛围,配以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表现手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初步探究难点——数出平移后的图形,体验成功的乐趣。最后探讨出在方格纸上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平移图形,发散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

4.拓展应用,课堂小结。

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工人叔叔把它运用到工作中,想继续研究吗?

(1) 房子真的能搬家吗?(看视屏)

(2) 教师演示福州泛船浦教堂神父楼搬迁的新闻报道,边进行讲述。

泛船浦教堂神父楼位于福州沧山区,拥有70多年历史,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大楼重量达1500多吨,因南江滨大道拓宽,大楼必须整体“搬家”,大楼平移工程于2008年8月30日施工,他们将神父楼先向东平移75.6米,然后向左旋转90度,由东西朝向变为南北朝向,再向南平移30.7米。

[设计意图:新颖的素材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平移奥秘的欲望,让他们在学习中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力量!]

(2)聪明的设计家。

(屏幕出示):懒洋洋想给卫生间安装一个门,如果在这里安装旋转的门,推开门的时候总是碰到马桶和洗漱台,你们看看,应该安装一个什么样的门,才比较合理呢?

(3)课堂小结,知识反馈

同学们,你们在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移 和 旋转

直直地运动 围绕中心点转动

对应点(线): 向( )平移( )格

平移的格数==图本身格数+间隔数

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体会: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平移和旋转,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则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课程标准》只要求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活动分类,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突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如:在引入“平移和旋转”时,课件动画演示各种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并根据运动变化情况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最后创设游乐园的生活场景,直观感受缆车、旋转木马、滑梯、小火车、大风车的运动方式,初步了解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使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兴趣浓厚。

三、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在感知平移和旋转时,我做到呈现主题,协调建议,帮助指导。如:用动态语言(手势),引导学生说出平移和旋转,学生自己动手移动文具盒,自由想象平移和旋转的动作,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帮助小羊解决问题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整个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协同研究,都让学生自主完成。老师是以参与探索的身份出现,与学生一起研究,这样,师生之间建立的是平等、和谐、伙伴的关系。

四、设计合理,层次清晰,活动形式多样,课堂氛围好

五、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评价,激励性的语言自我感觉还不是很满意,还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希望能更简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