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人教网·品德与生活·读编往来中提到的一则课例:

在讲授人教版一年级下《家人的爱》这节课时,当我让学生讲述家人对自己的爱时,有的孩子提出:“我的爸爸一点儿也不爱我,那次因为……他就打了我一顿。”就这个孩子的发言,让全班进行讨论,他爸爸这种做法是不是爱他的表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意见。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也有的同学说 “肯定是你做错了”。我让那个学生说明为何挨打,他告诉了大家的确不是他的错,那么就是他爸爸的错了?那该怎么办?全体同学帮他出主意,后来我与同学们达成一致,与他的爸爸谈一次,但是那个孩子的反应是一种惧怕,他说:“别谈,爸爸会打我的。”说着他就哭了起来。课后我与这个孩子谈了很久,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好几天我都很郁闷……

我也是做母亲的,没有一个家长不爱自己孩子的,我猜想可能这个家长的脾气太坏,控制不住。这节课后我想以后再上这样的课时提前了解学生,课上可以请个别孩子的家长听课(尤其要邀请那些脾气不太好的家长,当然不能让家长知道),让他们来听听孩子的话,使他们了解学生的心理,也使教师、学生、家长能做进一步沟通,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家人的爱”!

显然,课例中这位老师提到的情况,是关于如何正确处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我们至少应该正确看待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如何预设?(二)怎样看待生成?

对于具体的一堂课而言,如何预设?所谓预设,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上课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具体一点,教师的准备工作应该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准备好教学材料及用品,等等。显然,案例中的那位老师提到的情况应该属于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中了解学生方面的问题。毫无疑问,充分而细致地把握学生的情况,可以提高教师在课堂生成过程中的主动性,增强预设的效果,但是再完美的预设也不可能取代生成,关注生成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