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还要教鞭吗?》案例,对石老师在实验中产生的迷茫、困惑,笔者深表理解。的确,面对新课堂,面对新课程实践,面对这样的课堂秩序,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是退?是进?是管?是放?在此,笔者想借贵刊一角,谈谈一孔之见,以祈就教于方家。

其实,石老师遇到的这种两难境地,具有普遍性,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但是学生一旦兴奋起来,活跃起来,就会争着发言,一个刚说完,另一个抢着说,还有不时的插嘴,课堂就像“自由市场”,显得有点“乱”。有人把这称作“形式上的热闹”、“散乱的活跃”。他们认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有纪律的“死”更能保证教学质量,更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对此,笔者认为,课堂是要纪律,要秩序,但更要学生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案例中的石老师如果在排队前拿起“管”的教鞭,学生就不可能“一个个兴奋得大叫”,“有的甚至把音乐书高高地抛向空中”,“在毛茸茸的地毯上打滚”。在他的课堂上虽然失去了一些秩序、一些威严,学生却获得了更大的轻松和自由。我们知道,过分强调纪律,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像力。何况,新课堂不再是教师独舞的乐池,而是师生对话、交往、互动的舞台,要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在共舞之外,有自由的独舞。安静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是好课堂。国外学者研究认为,最利于学习的课堂应有点“嗡嗡嗡”的声音,这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因为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学生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深刻的思考,智慧的启迪。那种学生两手背后,双腿并拢,身体端正,发言必先举手,没有学生插嘴的课堂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新课堂。当然,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课堂要有纪律,讨论要有秩序、规则,但只要学生处在思考和体验状态,必然伴有丰富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甚至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跳跃,这样课堂势必显得有点“乱”,但正是这种“乱”才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而且伴有“我说,我说”的声音;虽然学生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声音此起彼伏;虽然学生为了研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但都始终是处在积极的思维之中。我们说,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善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会向极致发挥。如果教师把这看作是妨碍教学的行为,以纪律为名去强行抑制,学生的热情就会“冷”下来,学生的身心就会处于紧张状态,思维和情感就会受到压抑,课堂就不会成为孩子们体验感情的场所,学习效率也可想而知。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