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是无止境的,教学设计也一样。它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突破和再发展,再完善,再突破的过程。一旦研究和发展停止了,也就意味着僵化和淘汰。面对被教师们普遍接受,普遍采用的三种阅读教学设计模式将采取怎样的措施,选定怎样的方向使其日臻完善,永葆青春呢?也是教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1.一式多磨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是一个人一次完成,它是集体智慧,认识逐步深化和提升的结晶。教师们通常把这个过程称之为“磨课”。“一式多磨”意思是一种设计模式的设计鼓励反复多次改进。以人教版四下第七组课文中略读课文《全神贯注》设计为例。第一稿的设计采用的教学步骤: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二、自读课文,把握内容;三、品味语言,感受专注。从整个教案看不出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设计有什么区别,其次,对课题“全神贯注”理解也很肤浅,对句子分析过细过全。这显然不符合教学要求。教师们一致认为设计的重点应该是对“全神贯注”的描写和理解上。于是设计了第二稿:一、名言导入,接触“全神贯注”;二、通读课文,靠近“全神贯注”;三、细读语言,感受“全神贯注”;四、提高认识,品味精益求精。从设计步骤上看对重点“全神贯注”认识与第一稿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把语言细读集中在第二自然中的三个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上,体现了略读课文整体 “略”部分“精”的设计要求。但直觉上对“全神贯注”认识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第四步“提高认识,品味精益求精”的出现给人“全神贯注”戛然而止的感觉,没有把原有的思路坚持到底,这是一个败笔。如何处理呢?接着设计了第三稿:一、名句导入,接触“全神贯注”;二、通读课文,靠近“全神贯注”;三、研读语句,感受“全神贯注”;四、补白练习,内化“全神贯注”;五、首尾照应,提升“全神贯注”。第三稿设计无论是小标题的用词准确上,还是对“全神贯注”的认识上,以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第四步的改进,学生有了练笔的机会,增强了内化效果。第五步的增加,同一句话在导课和结尾中两次出现,通过比较有效地提升了“全神贯注”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式多磨”加速教学设计走向成熟,同时锻炼教师思维,教师会走向对文本解读更加透彻,对学生需求了解更加深入,对教学设计考虑的更加周全与巧妙。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