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生、体虚就要补

很多人都是不懂中药,盲目跟风。听说什么名贵中药可以养生、延年益寿就不惜重金买来,比如虫草、鹿茸、高丽参、西洋参等药物来进补,这些药物的确是补药,也的确很名贵,但是却不知道,健康人是不需要药补的,过多的药物进补,会打乱人体内在五行规律,反倒会引起自身的阴阳失调,补出病来。

很多人说自己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补一补。但却忽略了自己的亚健康与所进补的名贵药材是否合适!每种药物都有它的作用,不是随便乱补的!而且自身症状也要看是属于哪个经络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身体机能处于亚健康状态,会出现诸如乏力、汗出、失眠多梦等各种各样的症状,选择中医药是很正确的,但是,往往有很多人认为乏力就是气虚、汗出就是阴虚或者气虚、失眠多梦就是气虚或者血虚等等,想当然的选择中药进补,从而越补越虚。

中药的应用有严格的标准,张仲景《伤寒论》用药很重要一条原则就是“有是证用是药”,而我们所谓的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是中医大夫经过对患者望、闻、问、切四诊之后,综合分析而得出的一个判断,并不是简单地套用,所以不能简单地以补来养生。

二、中草药无副作用

这显然是一个非常离谱的概念!中国有句古话叫:是药三分毒!说的就是不能乱吃药,即便是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吃不好也会吃出病的。尤其是有些中草药在炮制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变化,都可能会造成身体内部气血异常!

随着人们对各种药物、生物制剂副作用的深入认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药,加之很多医药产品的宣传,将中药的副作用几乎忽略,给人一种“中药是纯天然的,中药是无害的”认识。

我们应该知道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是药物,其治病的基本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以偏治偏”,就是运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人体功能的偏差,所以药物本身它是有治疗作用的,虽然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大部分中药是没有肝肾毒性的,但是并不代表它是没有副作用的。

这就表示,中药如果应用不当,虽然一般不会造成肝肾损害,但是会造成机体功能的损害和偏差。

三、中医非药物疗法不伤身体

在不了解中医理论的前提下,贸然使用中医疗法,是绝对有问题的!中医的针灸、拔罐、按摩、点穴等疗法都是要按照严格的中医理论来进行的。小小的银针看似毫无杀伤力,但实际上却可致人死地!如果按照西医的理论来讲,那么细小的一根银针,扎在身体上,连血都不会出,不会有什么伤害!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不同的穴位、不同的时间,扎错了轻则病变,重则身亡!因此,不要以为非药物中医疗法可以随便乱用!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非药物疗法的养生书籍,但是,非药物疗法作用的无限扩大,也是有副作用的,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比如,拔罐疗法是传统医学的瑰宝,它利用空气负压造成机体局部充血、炎症,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像我们的中药一样,其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它的作用有其适应症,那就说明有不适宜症,甚至禁忌症。

在调整机体状态进行养生的过程中,如果方法选择不当、操作不当会造成正气的损害甚至病情的加重,临床见到很多患者由于过度拔罐造成皮下硬结、皮肤严重淤青甚至坏死、留疤。

经络,中医认为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很多养生方法是通过敲打、刺激经络,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虽然从中医理论上讲,针刺和艾灸等各种治疗方法是作用于经络,通过对经络气血的调节达到治病的目的的。

但是,中医对健康的基本认识是“气血和”、“阴阳和”,这种状态的达到并不是通过简单地敲打经络就能实现的;另一方面,中医认为,气血有其生、长、化、收、藏的时宜,不仅体现在四季中,在一天中也同样体现,不合时宜的激发气血的运行就如同该睡觉的时候运动,会打乱气血的“作息时间”从而对机体造成伤害。

四、食疗可以随便吃

很多人喜欢食疗,但却不知道食疗也是要讲究药性的!比如鸡肉和鸭肉就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一个扁桃体发炎的患者,吃鸡肉肯定会导致病情加重,但如果吃鸭肉就不会,反而会有助于病情的好转!食疗是我国几千年来从医疗与饮食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集成,在我们的防病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各种各样食疗养生馆更是应运而生,观其食谱,大部分是“甲鱼、海参、鲍鱼、枸杞、乌鸡”之类各式各样的滋补食材、药材的综合,当然也有如“马齿苋、紫背天葵、香芋、山药”等清热解毒药物及平补药物,虽然样式繁多,但是一般都是简单拼凑,而不能根据食用者的体质进行搭配,造成重花样而轻药效的局面,使得食补而不能达到“补”之功效。

提醒广大养生爱好者,不要盲从商业宣传,如果想通过中医药的方法养生,可以到正规中医医院咨询相关中医大夫辨明体质,合理选择药物和方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正确运用中医药的“以偏治偏”,使自己“阴阳和”、“气血和”、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