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许多理论研究都证明,提问对儿童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提问是认知发展要求的体现。儿童的提问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好奇心”那么简单,它更是儿童的认知结构面临变化的提示。其次,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体现人的思维问题解决过程蕴涵着六种基本的元认知成分,构成了一个问曩解决的环路。幼儿在科学教育中主动提出疑问,正是他们元认知发展的萌芽。最后.提问还是幼儿用来引起成人注意、满足情感需要的途径。即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也会存在许多旨在获得教师关注的提问。

正确地理解幼儿的提问,可以剖析出提问背后所蕴涵的儿童认知发展机制,以及相应的语言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因此,研究幼儿提问的特点是一个富有挑战同时也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只有弄清幼儿的形式和实质,才能因势利导地、有针对性地作出回应,以便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出尊重幼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研究幼儿的提问,我们还能把握幼儿情绪、情感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动态,更好地关心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科学教育中幼JL提问的形式、内容、特征以及教师如何进行积极地回应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以促进幼儿积极有效地建构自身的知识系统,帮助教师开发出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探究性教学方案,同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方法上的指导与有益的借鉴。本研究随机选取某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各20名,共计60人,男女各半,采用行为观察这一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行为的不同维度的观察记录,如频率(在特定的时间段里行为发生的次数)、持续时间(行为进行了多久)、潜伏期(幼儿某一行为开始表现出来之前酝酿了多久)、形式(行为的外部特征,如言语的或非言语的)、强度(行为表现的状态是否强烈)或缘由(行为发生的原因)等,分析并解释了环境或情境对行为的影响.推论出刺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科学教育中幼儿提问特征的分析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提问呈现如下特征:

首先,幼儿提问十分频繁,在提问的频率上没有年龄方面的差异。通过时间抽样的方法发现,小中大班幼儿在10分钟的幼儿科学活动(含正规活动和非正规活动)中平均每人提问频率(次门0分钟)为0.38、1.15和0.90个问题。这就意味着在小班10分钟的幼儿科学活动中,提出了7~9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说是以幼儿的问题来推动的。

其次,在幼儿所提的问题中,内容涉及科学事实方面的问题占了总量的55.4%,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涉及学习策略、探究技能方面的问题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幼儿科学教育往往以科学事实为载体来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科学教育中有关生物、自然现象的科学事实往往是幼儿学习的起点。例如小班幼儿会问“鸡蛋里面究竟是小鸡还是蛋白、蛋黄”,中班幼儿会问“为什么企鹅生活在南极”,大班幼儿则会问“飞机上的黑匣子究竟是什么材料做的”等,这类问题恰恰是激发科学兴趣的最佳切入口。另外,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其探究活动中他们还会发现必须具备一定的探究技能,于是技能类的问题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例如中班幼儿在玩打气筒游戏时,就会问“为什么我的打气筒打不出气”等涉及操作技能方面的问题。而且大班幼儿还开始提出一些有关学习策略方面的问题,这预示着他们元认知能力已经开始萌芽了。大班幼儿在非正规活动中,会提出诸如“应该先做什么游戏”的问题,因为这些幼儿已经意识到,学习顺序会影响学习效率。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