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常熟市塔前小学 王轶红

一、教材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江苏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八课《小松树和大松树》。

二、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向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的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学生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并且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且能够准确的认读生字、新词。但是对教材的理解、语言的感悟还是浮于表面,没有透过语言文字理解文本,通过朗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个性感悟。

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个性化的阅读,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掘学生的潜能,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在富有活力的、开放性的课堂情境中,充满灵性的感悟,满怀激情地创造,放飞自己独特的个性。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上我始终以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为主,巧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从课文入手,让学生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文的板书用学生喜爱的图片贴一贴,课件生动有趣,教师的语言赋予启发性与激励性,以求给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发学生乐学,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创设情境,品读体味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学习书面语言的有效途径。根据本文语言优美、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我在课堂上贯穿了“以读为主,感情体验“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认真观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移情心理作用下,孩子们换位感受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心情,并在朗读中自然流露。这样做,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读中体验了思想感情。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