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 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过去,幼师体育教学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重视增强学生体质,却忽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开发。我们应在这方面做出改变,从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入手,教会学生用体育知识指导课堂实践,提高学习效率。体育理论课应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重点讲授卫生保健、自我锻炼法,运动生理解剖知识,以及比赛规则常识、裁判法、活动组织方法、体育游戏法等内容,并进行理论考试。

我院近两年来对学生身体状况、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体育理论知识的调查发现,我院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差,肺活量低,奔跑能力差,力量弱,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很多女生对自己所处的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的生长发育状况与膳食知识缺乏了解,部分学生有增肥发胖现象。因此,我院体育理论教学也把体育保健与饮食、健美和健康这两方面的内容作为重点,并指导学生合理膳食,保持科学营养,锻炼身材。实践证明,在体育课中渗透有关保健知识、营养与锻炼等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的生长和发育,预防疾病,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课堂出勤率。

三、改革课堂,丰富课外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体育教学形式,丰富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投身体育锻炼,培养体育兴趣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 球类、跳绳、街舞、健美操、棋类等 ) ,成立体育社团,并配备老师进行辅导。 2 .结合幼师专业及女生特点组织比赛,吸引每个学生参加竞赛。比赛项目的设置、规则的制定要求更符合女生身心需求,增加竞赛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如跳绳花样赛、幼儿体育基本动作比赛、韵律操比赛、器械操比赛等。幼师女生球类比赛则要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对现有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如足球赛可安放四个门,增加上场人数,羽毛球赛则降低网的高度,等等。

学生在身高、体重、智能,运动动机,运动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她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也是不同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进行分层次教学,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这样,好的学生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差的学生也可得到相应的提高,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跨栏教学中,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将学生分为 A( 上 ) 、 B( 中 ) 、 C( 下 ) 三组。练习中,栏架的高度根据各小组学生活动的不同而调节, C 组的栏杆可用橡皮筋代替,以帮助学生克服惧怕心理,达到掌握基本动作的要求; B 组高度适当,以巩固动作; A 组则可提高高度,争取优秀。三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层次和练习密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排球发球、篮球投篮的教学中,同样可按组别选择不同的发球距离、投篮距离,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空间,以获得成功,增强学习自信心。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