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中国出了一个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名字叫孙武。

孙武出生在一个战事频繁、兼并激烈的时代,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当时十分有名的将领。孙武从小耳濡目染,对军旅生涯心有倾慕,对战事更是痴迷。

他每每思有所得,就马上把它们记录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串在一起,做成一卷一卷的笔记,日积月累,从不间断。

到后来,为了验证自己的论点是否正确,他说服父母,亲自前往战场实地考察,艰难险阻无所畏惧,山高水远不言其苦。经过长期的资料搜集,潜心研究,二十几岁时,孙武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思想。

他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共十三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孙子兵法》里说:善于打仗的人,应该避开势头正猛的敌人,选择敌人人困马乏的时候去进攻。后来,人们就用“以逸待劳”来概括孙武的这句话,强调在敌人处于困难局面时,用全力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曹刿论战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它的含意。

春秋时期,鲁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经常受到大国的欺负。公元前684年,齐国背弃了与鲁国订立的盟约,发兵攻打鲁国。

齐军与鲁军会战于长勺。当时,鲁国的君主鲁庄公御驾亲征,他的身边坐着新请来的参谋曹刿。

不一会儿,齐军擂响战鼓,那些士兵喊杀声震天地冲了过来。见此情况,鲁庄公也想下令擂鼓出击,却被曹刿给劝住了。

曹刿对鲁庄公说:“大王,敌人锐气正盛,我们只可以严阵以待,不能轻举妄动。”

鲁庄公听从了曹刿的建议。

齐军一阵猛冲,不想被壁垒森严的鲁军挡了回去。

又过了一会儿,齐军再次擂鼓,第二次冲了上来。

鲁军依旧岿然不动,阵容似乎更加严紧了,齐军再一次退了回去。齐军以为鲁军胆小,不敢出战,士气无形中松懈下来。

等到齐军第三次擂鼓进攻时,那些士兵由于轻敌,加上两次奔突的疲惫,早已失去了旺盛的斗志。他们松松垮垮地小跑着,根本没有一点冲锋的样子。

看到这种情景,曹刿对鲁庄公说:“大王,是出击的时候了!”

于是,鲁庄公一声令下,众将士擂鼓迎战,攒足精力的鲁国士兵们如下山猛虎、出水蛟龙一般冲向敌阵,把齐军杀了个七零八落。

鲁军大获全胜,齐军大败而归。

在庆功宴上,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在敌人击鼓三次后才出击呢?”

曹刿答道:“大王,凡是打仗,凭借的是士兵的一股勇气。齐军第一次击鼓时,它的士气正旺,我们不可硬碰硬,那样会吃大亏。它第二次击鼓时,士兵的斗志已减弱了一半,我们已经有了取胜的机会。等到齐军第三次击鼓时,它的士气大落,战斗力锐减。而此时,我军第一次击鼓,正是策新羁之马,攻疲乏之敌,哪有不胜的道理呢?”

鲁庄公听罢此言,大加赞赏,还赐给了曹刿一杯胜利之酒。

曹刿用“静逸”之师击败了齐国的“劳疲”之师。

后来,人们就用“以逸待劳”形容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给疲乏的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