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的方法来解决的问题。本课时提出的“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就是这一类问题的一个方面的代表,所以,教材在安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继承了本套教材的特点,把它安排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引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这一知识的来源与学习的必要性。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材安排了两种解决的算法,这两种方法无非是说明学生在思考时可能出现的算法,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解法,有可能学生在实际的解题时,还有不同的算法,只有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思考:

一是适当地开展一些调查活动,以便为引出具体问题作好铺垫。教材中安排的调查活动是“星期日的安排”,通过星期日三种形式的安排,引出了问题。当然,在实际教学时,也可以根据当地学生星期日安排的习惯,来开展教学。

二是讨论怎样列出算式。虽然提出的问题是求剩余,学生在中低年级已大量接触这一类数量关系,但是本题涉及的是分数中的剩余问题,其理解比整数要困难得多,特别是把全体学生看作整体“1”,并作为总数进入运算,则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地抽象的。对此,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列式,随后再组织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时,重点要讨论总数“1”的问题,只有每个学生理解“1”可以代表全班的学生数量后,才能进行后面的具体运算。

三是讨论具体的运算过程。教材中已经呈现了两种具体的运算过程实例,当然,学生在解答时将会出现丰富多彩的各种各样的解答法,主要有: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先从“1”中减去部分,再把剩余的减去另外部分;先计算两个部分有的和,再从“1”中减去“和”,等等。对于学生的每种具体运算,不要过早地加以比较简便与繁琐,相信高年级的学生在交流中,自己会吸取其他同学的好方法。

四是适当地安排一些练习活动。练习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纯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如教材中的“试一试”。对于这些题目,在计算时学生也会碰到各种类型,有先计算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后,再进行通分的;有先通分后,才能进行计算的;也有先部分进行通分,算出部分的结果后,再需要第二次通分的,等等。教师在安排练习时需要从易到难,一层一层地推进,不要过早地将各种类型直接呈现。另一部分练习的内容是分数混合运算的具体应用,如“练一练”中的第2~4题,对于这些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作线段图进行分析,通过线段图的分析,学生既可以理解题目中条件与问题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能发现这些题目的共同特点,从而发现题目的数量关系结构。

〖练一练〗

第2,3题

经过前面的练习,学生对作图分析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有所提高,为此,在解答本题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作图,再进行解答。这样,容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3题

在学生完成填表后,可以组织讨论:“为什么行一段山路,山路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与所行时间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会不同?”使学生明白客观条件的变化,其所花费的时间也将不同。同样,也可以讨论公路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与所用时间几分之几的不同。

第4题

在指导学生回答本题时,可以采用逆向思考的方法,即第一次加水是1/6,第二次加水是1/3,第三次加水是1/2,三次加水的总量是:1/6+1/3+1/2=1,所以笑笑喝的果汁与水同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