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新:

教材的文本内容是—篇习作例文以及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它的色、香、味、形。”这是本次习作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源以及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建构真实性问题,制作“家乡的美食”网页;促进合作与分享,设计商讨计划、研讨信息处理、实践操作等活动;营造支撑性环境,民主协商,相互激励。丰富学习内容,加强习作教学的教育性。

教学理念:

把作文过程还原为儿童的生活过程,激发实际需要,让儿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走向“学习写作的共同体”。

教学板块:

第一板块

一、任务驱动,激发需要。

1.(打开学校的网站,预先设置《家乡的美味》的频道,但没有具体内容。)同学们,你看这个频道是空的,负责学校网站的老师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班,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想把自己的作品留在这上面。

2.同学们,我们可以分哪些栏目呢?(组织讨论)

3.根据学生的讨论,共同商定栏目。(讨论栏目实际上就是指导选材。例如在我班,经过讨论商定,可以设置:天目湖沙锅鱼头、溧阳白芹、长荡湖绒毛蟹、溧阳板栗、溧阳竹鸡、溧阳三黄鸡、竹箦风鹅等七个栏目。)

设计依据与意图:学习需要是自主学习的逻辑起点,激发或唤醒需要是儿童走向“学习共同体”的前提。这里采用任务驱动、成就激励策略,目的就是变习作为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合作学习,引领方法。

1.根据学生的选材分组。(如果某一“美味”选的同学特别多,那么多分一两组,确保每组四人。)并分别命名为鱼头一组、鱼头二组、竹鸡组等。看看哪一组的作品会成为点击率最高,最令人自豪的作品。

2.分组合作。讨论问题:我们怎么介绍家乡的这道美味?首先给 1分钟时间独立思考;接着明确合作要求:每人均要发言,但均不超过1分钟,一次发言时间不足可第二次发言;然后再确认组内分工。

主席:负责小组活动的分工与组织,并计时。

记录: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与设想。

汇总:负责小组讨论的汇总与汇报。

绘图:负责把小组的讨论的设想绘制成网页草图。

3.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小组汇报,引导归纳介绍形式与内容。 (一般来说,介绍形式主要是图文结合,但具体结合的方法可能有两种:连环画式和以文为主插图为辅式;主要内容一般有美食的原料、烹饪或制作的各种方法或过程、美食的色香味形、美食的功用与价值、人们的评价或感受等。)

汇报之后,教师以“在这些内容中,人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呢”为问题,引导确定重点:美味的烹饪或制作以及色香味形。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