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词句训练  提高语文能力

——浅谈《新课标》下的词句训练

一说到“训练”,不少老师都以为过时了,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基本上不提这两个字了,取而代之的是“培养”。那“培养”与“训练”二者之间是不是没有关系了呢?不是,“训练”是“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尤其是语文能力,训练还是不能少的。

我们应当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正确地进行词句训练,发挥它在培养学生语文基本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呢?我以为起码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一、词句训练要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

文章中的词句都是规范性的语言,其中为数不少的更是经过反复推敲的经典,如何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呢?比较是一种办法。但比较更多的时候却是表现为一种理性的分析,这样一来,不但偏离了母语教学的特点,降低了教学的效率,也使学生逐渐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创新意识。

经典的语言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思,在思中悟。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应该有一致的地方,也应该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对学生的独特见解或感受,我们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劳动得到了肯定,他们才会越学越有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内化语言、积累语言。如教学《燕子》一文时,我让学生读句子想画面,自由地说说从带点的词中体会到了什么:“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学生对“痕”字有了自己的感悟:①用“痕”表明距离远,看不清楚,隐隐约约的;②正因为距离远,看不真切,电线才像是五线谱,停着的燕子才像是音符,这个比喻才恰当!这比《教师教学用书》上“真切地表现了细的电线在空中隐约可见,似有似无,与落在它上面的音符似的燕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的理性的甚至专业化的分析更容易为大家接受。

二、词句训练要引导学生感性把握

语言的感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学生通过感受、揣摩、联想、体味与作者心灵相沟通相融合的过程。有些词句,学生能感悟出来,并能将自己的感悟与他人交流;也有些词句,学生能感悟出来,能与作者在心灵上融合,却不能与他人沟通,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也”。是不是学生能说明白的词句是学懂了,学生不能说清楚的词句就没学懂呢?非也。太多的时候,学生的言语或习作中会有感悟内化的好词佳句“灵光乍现”,你再问问他们是什么意思,他们仍然说不明白。你能说他们没有学懂,没有内化吗?这就是学生对语言的感性把握。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