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改作文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文中错误,常常喜欢用红笔刀砍斧削,改得满纸通红。但事与愿违,往往是教师认真批,学生马虎看。学生的作文能力总是得不到明显的提高,甚至下次作文仍然重犯上次作文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指导作文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自改上。

引导学生学会自改作文,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增强写作的自控意识,巩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真正达到“自能读书,不待教师教;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叶圣陶语)的境地。笔者认为,引导小学生自改作文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精改示范,指点门径

教师要充分发挥批改作文的功效,就得巧借精当的批改去启发学生,提供正确的批改方法,供学生借鉴。我常把有指导意义的示范修改作文,写在投影片上,放大于屏幕,供学生讨论:这些地方为什么改,为什么删,为什么调,为什么添,并要讲出原因。然后再出示一个相仿的片断让学生独立修改。

二、片断入手,由小到大

教师的精改示范,指点门径,是以"扶"为主。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自改,还得有一个逐步引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可行的策略是从片断人手,由小到大。因为,一个片断,篇幅小,内容单一,便于学生作自改练习,也便于教师指导。此外,由句到段,由段到篇也符合一般的作文学习规律。这样把"自能作文"和"自改作文"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自改片断可从中年级学习写段开始,把"自作"与"自改"同步推进。自改片断的重点是让学生养成字斟句酌的习惯,从正确写字,认真用词造句和细心使用标点人手。如有位学生在《春节见闻》中有这么一句话:"除夕夜,我在家看板凳龙,那天晚上好热闹,头上是一轮明月,地上是龙腾虎跃。"除夕夜是看不到月亮的,显然是学生凭主观臆想的。虽然费了功夫,句子也写得美,但不真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采用"只批不改"的方法,只用符号指出作文中应该改的地方,让学生自己琢磨,自行修改。

学生在用词造句上推敲是自改作文的重要基本功。学生写作文往往满足于读得通,如何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看看句子是否顺畅,标点运用是否准确,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比较来修改。如有位学生写自己知错后是"心情繁重"。教师让学生比较"繁重"和"沉重"的异同,让他明白犯了用词不当的毛病。

三、全篇自改,注意整体

由自改片断逐步过渡到自改全篇,是一种飞跃,让学生修改一篇完整的文章,首先要引导学生统观全篇,总体考虑,从大处着眼。如作文的中心是什么,合乎题意吗?所写材料是否能表现中心,是否把突出中心的部分写具体了,等等,然后再对症下药。例如:一位学生写《我的老师》时,把"我"发现同桌上课看课外书后"我"怎样想,怎样教育同桌,又怎样做,后来怎样吵架,怎样进老师的办公室等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而写老师则是:我们被叫到办公室,老师先批评我,接着又批评我的同桌。我不服气,老师又耐心跟我谈了半个多钟头,我服气了"看了这样的习作,要让学生明白,根据题目,这篇作文应重点写老师怎样教育我们。这么一点拨,学生知道自己写的文章是把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地方——吵架过程太具体化了,而把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内容,表现老师怎样教育学生写得太简单了。在教师的点拨下,这位学生把前面吵架的过程改为略写,而把教师教育学生时的神态、语言、动作、方法等都写得具体实在。再次讲评时,教师把原文和修改段落对比用课件出示,通过评议,大家都明白了修改完整的一篇作文要从大处着眼。如果大处出了毛病,只是把修改集中在斟字酌句上,是无济于事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