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当孩子“第一次”不良行为发生时,比如:第一次撒谎,第一次发脾气,第一次拿了别人的东西等(这里要强调一下,首先做父母的对孩子就不能常撒谎,无端地发脾气,甚至占小便宜,拿别人的东西),父母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使之得到改正,以免养成坏的习惯。这就是防微杜渐。而不能采用心软迁就或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这不仅不能收到实效,反而会更加有害。

孩子的撒谎有多种情况。有的孩子无意撒谎,在大人讲清道理后,孩子能比较快地改正过来。另一种撒谎是孩子做错了事,为了使自己避免惩罚用谎话来对付大人。当第一次撒谎得逞后尝到了甜头,就会常用撒谎来对付一切,养成撒谎的恶习。所以大人发现孩子第一次撒谎时,不要打骂孩子。孩子说谎总是有原因的,绝不会为了撒谎而撒谎。称赞不当,批评不当都会造成孩子说谎。孩子年幼,分不清是非,有时觉得说真话可能受责备,说假话却能避“祸”,因此闯了祸就撒谎。家长要消除孩子说谎的因素,耐心教育,循循善诱,讲究方式方法,因势利导,必然会迅速地纠正说谎的不良行为。

孩子第一次发脾气、乱喊乱闹、撒泼打滚,如果家长一味哄劝、迁就,孩子就会认为胡闹是正确的,从而作为治服大人的手段,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坏习惯。有的父母把问题看得很简单,解决方法也简单,一个字“打”。其实打的结果更坏,孩子或是屈服于棍棒或是越闹越凶养成犟脾气。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第一次发脾气呢?家长应该持不予理睬的态度,而去专心干其他事情,这时孩子由闭眼喊叫到睁眼看着,他的注意力也就会由此而转移到父母这儿来,慢慢地站起来,静静观察父母做事情,扭转了他那撒泼的情绪。当他的情绪稳定以后,在适当的时候通过有趣的故事或对话把他的错误指出来,他很容易接受,这样第一次发脾气就能被制止。

当你发现孩子第一次拿了别人的东西时,一定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拿别人的东西。有的孩子误认为是自己的东西拿回家的。比如一样图案的手绢、玩具或书等,如果是这样,父母就把孩子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让他看,让他明白他拿的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然后告诉他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应向别人道歉还给别人。如果孩子由于喜欢、好奇等原因拿了别人的东西,这样父母应告诉孩子一定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才可以,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样做是不对的,但绝对不能使用“偷”的字眼。因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是由于无知和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没有考虑事后的结果和自己行为的错误。所以父母在第一次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一定要耐心诱导才不会使孩子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