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是好多父母的通病,一些父母觉得唠叨是为了告诉孩子道理,说服他们遵守规矩。而上个星期在一亲戚家吃饭,家里的孩子因为想要看动画片拒绝吃饭,于是这亲戚便开始对孩子来了一大段教导试训话,训话中念叨、威胁、惩罚都通通上场,但是一概没用,孩子最后失控痛苦,做父母地也心疼妥协,让他再看一会儿电影。

总而言之,在这件事情中,父母的苦口婆心的唠叨其实是完全没有派上用场的,这些道理无法说服孩子,唠叨中包含的指责,还有威胁和惩罚的言语,只会激怒或是打击孩子,根本无法去说服他们遵守秩序。

但也不要对于让孩子遵守纪律这件事抱以失望,你要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父母的适当的约束,适当的纪律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而你所要做的,首先要舍弃掉一厢情愿地唠叨作为你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其次是学会看待纪律这件事。

关于纪律怎么制定,其实并没什么特别指标。唯一的关键则是父母们每样纪律制定都必须有出于合理思考,不要表达模糊不清。

细思熟虑,纪律约定要清楚

模糊不清,犹豫不决的规定考验孩子的意志力。一位妈妈希望孩子在8点后不要再吃糖果了,却又觉得这样子对孩子太苛刻,所以她把规定设置为:8点后尽量不要吃糖果,忍不住时可以吃一点点。这种看似宽容的规定其实是在考验孩子的自制力,怎样才能被称为忍不住呢?吃一点点又是多少呢?孩子最后可能又会像以前那样吃糖果。我的建议则是,约定纪律一定不要有这样的模糊界限,条件要清楚。

制定规矩时,给孩子选择一些可以替代的选项。你告诉孩子,不能在墙上作画,但是你可以告诉孩子,作为替代,你可以在爸爸妈妈送的新本子里作画。这样孩子们能多少体会到,不是我的“作画”权利被禁止了,只是不能在墙上作画而已,对于规定可能会显得没那么排斥。

纪律限制是限制孩子的行为,而不是限制他的愿望。制定的纪律的时候,要想到纪律的作用并非要限制他的想法,而是减少他做出一些不被允许的行为。例如你跟孩子约定9点后不能看电视,但是孩子却很排斥这个规定。你大可不必为这样而责怪孩子或是感到可能失去孩子的爱,我们要允许他表达对规定真实想法,释放他们的不满。

把握规律,别让自己太矛盾

执行纪律时,父母们总会感到很为难,很矛盾,严格执行纪律时担心自己表现得太严格,让孩子失望了。而表现得太过宽容则恐惧自己的行为变成溺爱。其实,父母们不要把纪律想得太过坏,也不要把不遵守纪律的孩子想得太不懂事。正确让孩子学会遵守纪律并不会去压抑他们的天性和伤害他们的感情。而关键在于,父母们如何去把握宽容与溺爱的尺度。

不要轻易被孩子的失望打破你的规矩。当你制定那些规矩时,你可能会面临孩子的怒气与抱怨,你要懂得理解宽容孩子这些不成熟的情感,去抚慰孩子的情感,接受孩子对纪律的排斥情绪。但在行为上却不能让步,否则便会变成你溺爱,纪律一旦被打破,孩子们便不会再轻易遵守规矩,不要惩罚和威胁。前面已经说到,父母的惩罚与威胁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愤怒,而且也不会赢得孩子真正的顺从,也不会制止他们的不当行为,一些会把机智用在如何躲避惩罚上。

抗拒惩罚时,记得要移情。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孩子不想遵守规矩的时候,不要试图跟孩子争论事情的对错,陷入唠叨中。你需要做的是能够安慰孩子抗拒情感,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要知道孩子有时候只是有些情绪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