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旌阳小学:蒋仪

关键词:一题多解 多题一法 一题多问 一题多变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数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其问题的解决能力不仅是数学素质的重要体现,更是人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体现。数学教师的神圣使命是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借以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习质量、效率和整体素质。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劳动,哥德曾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背面的话。”“纸背面的话”就是指思维,指要思要想、多思多想。

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认真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式,最终达到思维目标。从而收到“一个信息收入,多个信息输出”之功效,不断开启学生心扉,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数学素养。

在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养。

一、一题多解,开阔思维

一题多解即对同一题目,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联系各种数学背景,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广开思路去分析探讨,从而获得多种解题途径。如在教学了分数应用题后,可出示下列一题:

例1、一辆汽车以每小时行4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驶向乙地,行了全程的1/3 后距中点还有90千米,问这辆汽车行完全程要几小时?

解法一: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x千米,根据题意可得:

1/2 x-1/3x = 90,解得x = 540,即甲、乙两地距离为 540千米,这辆汽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是: 540÷45 = 12(小时)。

解法二:甲、乙两地的距离为:90÷(  1/2 - 1/3  )=540(千米)。汽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为: 540÷45 = 12(小时)。

解法三:因为甲行了全程的1/3 ,距中点为90千米,如果再行90千米,正好也行了全程的 1/3 ,因此甲、乙两地的距离为: 90× 2÷ 1/3 =540 (千米)。汽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为:540÷45 = 12(小时)。

解法四:汽车如果再行90千米,正好也行了全程的 1/3 ,汽车行 2个90千米用的时间是:90×2÷45 = 4(小时),因此可求得,行完全程用的时间是: 4÷1/3 = 12(小时)。

解法五:汽车行90千米用的时间为:90÷45 = 2(小时),这辆汽车行全程的( 1/2 -1/3 )要用 2小时,因此汽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是:2÷( 1/2 -1/3 )=  12(小时)。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