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花园》是一篇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课文,文中所讲述的是作者童年的故事,那份在祖父的园子里随心所欲,想做什么便做什么的自由令人向往。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孩子们预习课文时情不自禁地读着,笑着。

在教学课文时,我从介绍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 激情导入。 在导入文本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的阅读提示,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有的说这是个很大很美的园子,有说这是个应有尽有的园子,有说这是个自由自在的园子,还有的说这是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园子……

学生整体感知后,我再要求学生细读课文,走进花园,从字里行间品味花园的美丽,想象园子中繁花似锦的美景,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菜园子里的一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个园子更是个乐园。作者在园子里的那些乐事乐趣,让学生自读自说,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再回到朗读上,读中悟情,入情地读。最后,由这些有趣的镜头联系学生的实际,出示一组学生生活的画面,唤起学生的记忆,写自己的快乐经历。

教学这堂课,感觉思路是清楚的,但我对自己的教学诸多不满意。首先是把这堂课当作一堂展示的公开课,太注重了每个环节,师生互动不理想。在教学第17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读中体会作者的写法,用丰富多彩的句式来写园子里生物的自由和生机盎然。课中却一下子带过去了,学生并没有深入发现,更谈不上掌握这种方法。课上完后,我自己再读课文,觉得17自然段的读完全可以有更多的方式,比如引读,作者在园子里玩呀跑呀,不知不觉中,好象自己成了一朵花,________,一会儿又觉得自己成了一只鸟,________……

课后设计的小练笔引来了诸多争议,其实我自己当时也有过困惑,此文语文平实、朴素,但表达方法并不明显,不是很好的仿写例子,从文中的境一下子跳入学生自己的生活,跨度大又快,所以学生也有点无所适从。

这堂课留给我更多的深思是,一切设计应由学情出发,并为学生的学服务。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关注一节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怎么去指导孩子们乐学乐思,并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