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在]看书。(”在“,用在动词之前,表示”正在“,是副词,作动词”看“的状语。)

2.我在教室里。(”在“用在名词之前,表示”存在“,是动词,带宾词,做谓做。)

3.我[在教室里]看书。(句中有主要动词”看“做谓语,”在“变成了介词,”在教室里“是介词结构,在动词前作状语。)

4.我坐[在教室里]。(句中有主要动词”坐“做谓语,”在“变成了介词,”在教室里“是介词结构,在动词后作补语。)

5.我坐[在教室里]看书。(句中有”坐“和”看“两个动词作谓语,是连谓式,”在教室里“也是介词结构,在动词”坐“后作补语。)

在完成上述练习的基础上,我提问学生:①”在“有哪几种词性?在什么情况下是动词?在什么情况下是介词?在什么情况下是副词?②”在“组成介词结构,在动词前是什么成分?在动词后是什么成分?③”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句子的主要成分?在什么情况下只能做句子的连带成分?当句子成分起了变化时,”在“的词性就会起怎样的变化?当学生把这些问题回答清楚了,他们要学的语法知识也就掌握了。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点拨式“教学。

四是点拨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观察理解,去阅读分析,去写作运用,在自学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听、读、说、写的能力。我教《写作》,讲到动态物的描写,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讲授写作知识和进行作文指导,另一节课让学生练习写一篇描写动态物的文章。写作知识怎么讲呢?我没有先讲理论,而是首先提问学生:最近,时令已经入秋了,常能听到蟋蟀在弹琴吟唱。你们谁能说说蟋蟀是个什么样子?谁逮过蟋蟀?怎样才能逮住它?初二学生听了这些问题,浑身是劲,个个跃跃欲试想回答。我请了两个学生讲,结果讲得都不全,描述也不够生动。于是我请一个学生朗读了叶绍钧的《童年》中一段描写儿童捉蟋蟀的文字,让大家欣赏一下着名作家是怎样写儿童捉蟋蟀的,再和自己想讲的比较一下,看谁的好。叶老的这段文章,对蟋蟀的外形、生活习性、动作,以及儿童捉蟋蟀时的神态动作等,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学生听起来十分有趣。听了朗读之后,我又提问学生:描写逮蟋蟀这样的动态物要注意些什么?他们都回答出要描绘形态、动作、神情以及生活习性等等。这样,有关动态物描写的写作知识也就学到手了,比教师灌输空头理论,效果好得多。在此基础上,我接着又引导学生复习刚刚学过的课文《麻雀》(屠格涅夫),和朗读列·托尔期泰的《布尔加》这篇描写狗的短文。读完后,要求他们口头说说这两篇文章中写的动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哪些有关描写动态物的启发?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最后我简要地提出三点:(1)观察要细致;(2)要抓住特征写;(3)描绘要具体。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三点,再阅读《梧桐树下的”小邻居“》等范文,自选题材,写一篇描写动态物的文章,题目自拟。结果学生写来的作文,内容丰富多彩,描写也较具体生动。这样教写作课,我的意图也是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从范文中受到启发,领会知识,接受自学锻炼,然后进行模仿,由模仿进而发展到创造。总之,这是点拨他们自己主动地进行学习,努力掌握进行观察和思考的方法,提高自己听、读、说、写的本领,从而全面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点拨,内容极其丰富,方式十分灵活,它随着教学实践的扩展而拓展,不可能进行僵死的沿习,它始终在随着地点、时间、人事、教材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概括说,”点“就是要”画龙点睛“或”点石成金“,它可以是:点课文的精彩处,点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点学习中的疑点,点学法上的佳妙处,点学生容易忽视或出错的地方,等等。拨,就是拨除故障,使学生开窍,渐入佳境,它可以是:拨乱反正,拨疑为悟,拨难为易,拨暗为明,拨死为活,等等。”点“与”拨“有时是紧密相联,结为一体的。总的目的就是要抓住要害,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与知识障碍,引导他们积极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运用点拨法,在战略上十分注重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做到”知已知彼“,同时也要了解教师的要求与学习的内容;在战术上则注意由”点“突破,延伸两条线:集中式思维线和辐射式思维线。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维的相互交流,追求教学上的”画龙点睛“的艺术境界。这就是点拨法的特点与要求。上面所谈,只是教学实践中的几个举例,而不是点拨内容与方式的齐全罗列。我们只能说,像这些做法就是点拨,而不能说,点拨法仅限于此。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