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流行起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一开始就关注学校课程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罗杰斯(K.Rogers)等人认为,课程既不像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那样要教学生学会几多几少的知识、技能,也不像认知心理学者所强调的那样要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已去学习的情景。他们强调,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本性和需要。因此,人本主义课程又称为人性中心课程(Humanity-centered Curriculum),它从“面向完整的机体──学生的课程”这一立场出发,批判学问中心课程仅把重点放在认知的发展与智力的优异性上,强调人的情意、情感和人格的重要性。这种课程理论在欧美、日本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尽管在70年代受到了一些批判以及美国学校“恢复基础”(back to the basis)运动的抵制。但它对学前课程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值得借鉴的地万。

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特色

(一)人本主义课程以需要理论为基石,以自我实现的人格理想为法定的核心

马斯洛认为,人有七个由低到高的需要层次:l、生理需要(饮食等)2.安全需要(生活有保障,无危险等);3.归属和爱的需要(与他人亲近,受到接纳,有所依归);4.尊重需要(胜任工作,得到赞许、认可)5.认识需要(求知,理解和探索);6.审美需要(追求秩序和美);7.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些需要中,前一种需要的满足是后一种需要满足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缺少哪一种需要或它得不到很好地满足,人格发展就不会完善;其中,自我实现是理想人格追求的最高目标。马斯洛说:“‘它(自我实现)强调完满的人性,强调以生物学为依据的人的本性的发展,”这里的“完满的人性”主要指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特性或潜能,这些潜能的充分实现称自我实现。罗杰斯也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要。以生长、生存和提高他们自己,所有的生命内驱力都包括在实现倾向中。”由此出发,人本主义者强调课程目的就是促进个人的成长和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进而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完善。

(二)强调人的情意发展(affective development)(情绪、感情、态度)和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理智、知识、理解)的统一,进而强调情意教育和认知教育相统一,要求突出课程的情意基础。

人本主义者强调,唯有借助于情意教育和认知教育的统一,整体人格成长才有可能。正加麦克尼尔(J.Q.MCneil)辛普森(E.L.Simpson)所指出的:“人的存在,就是认知与情意相统一的整体的人格,所以,认知学习与情意学习必须统一。”由此不难看出,人本主义课程的教育目的也就是培养情意与认知、感情与知性、情绪与行为相统一的完整的个人。关于这一点,全美教育协会(NEA)的70年代报告是这样说的:“人本主义课程不仅仅把重点放在智力上,它是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的。课程除了纯粹的智力发展外,情绪、态度、理想、雄心、价值,对于教育过程来说也是应当关注的领域,还要发展自尊和尊他的思想

意识。”基于这种认识,人本主义者要求课程突出情意基础。温斯坦和范特尼(G.Winstein and M.Fantini)说:“仅仅凭借知识,是不会产生社会所需要的适当行为的、如果认识到学习者的感情和企求.影响行为的机会将会增多。”可见,人本主义者认为情意是行为的基础,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情意是智慧的基础。因此,人本主义者要求将教育内容与方法植根于情意的“土壤“之中。

(三)设置并行和“合成”课程,着眼于整体人格的发展

为了实现认知教育与情意教育的统一,实现儿童人格的整体发展,人本主义者设立了并行课程(Parallel curriculum)。福谢依说:“学校必须设立并行课程,一方面接受系统的知识,另一方面探讨现实中直接提出来的社会的、人类的问题。”于是他提出了如下的并行课程方案。

课程1:正规的学术课程及有计划的课外活动。

课程2:社会实验课程。这是一种突出“参与集体与人际关系”的课程,因此又称“人际关系课程”。它以战争与和平、种族歧视、经济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等同儿童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活生生的现实问题为题材,重视个体的探究、比较、阐释、综合的学习过程。

课程3: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的课程(亦称“自我实现”课程)。设立这种课程的意图是;教帅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术,而且要为个体的人格解放与发展提供经验,帮助儿童的人格成长及其自律性的建立。

在上述并行课程论的基础上,人本主义的学校课程体现出整合的特点,它由三种课程整合而成。

1.知识课程──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课程,旨在发展认知能力。

2.情意课程──指健康、化理、游戏一类旨在发展包括情绪、态度、价值等在内的非认知领域的课程。

3.合成课程(Confluent curriculum)──强调认知与情意的整合,即把情感因素增添到常规课程中去,赋予课程内容以个人意义。合成课程一般由以下要素组成:

参与──儿童与教师协商合作,共同参与制订计划,共同承担责任;

整合──课程内容及教材体现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相互贯通;

关系──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基本需要及生活密切相关;

自我──儿童自我是构成教学的法定对象;

目的──促进整体人格的发展。

(四)注意课程的个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及社会的教育功能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