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的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长方体的体积》这一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处理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重讲学习方法,轻讲结果。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本节课的前几节,学生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的认识,为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打下了必备的知识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前测学生对长方体的体积并不陌生。但是对长方体体积的概念和计算并不清楚。大多数学生知道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不一样,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外学习中老师给过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但他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本节课我重在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方面,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形成清晰的概念,感受长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的由来。我把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合作,用若干个小正方体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实践证明,学生思维较活跃,善于思考问题,孩子们分工也明确,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就学到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就是经历猜想——验证——探索的过程。我还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去解决一些学习上的困惑。

二、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情景法。

利用多媒体创设小明每天要带一本字典去学校,一大一小,他要选择那一本放在书包比较方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马上自信地回答要小的那本。在做练习题求地窖的体积时,我用多媒体呈现北方菜农把蔬菜放进地窖里储藏的情景,学生很快能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地窖的体积。

2、演示法。

学生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关。为了验证学生的猜想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关系,我用三本课本来演示,首先出示一本课本,再用另外两本课本通过拼接、叠放,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当其中两个因素不变,只要有一个因素变化时,长方体的体积就会发生变化。我认为演示法在这个环节的运用效果是不错的。

3、动手操作发现法。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张贴着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知道了;而我做了,就理解了。所以,我尽管给学生听了、看了,我还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动手操作。我采用4人一小组做实验并记录:取1cm3 的正方体积木,拼摆出4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然后按要求把数据记录下来。学生通过操作、总结以后,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长方体的长相当于每排个数,宽相当于排数,高相当于层数,从而理解了长方体的体积实际上就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真谛。

4、讨论比较法。

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在本节课中大胆地实践、探索,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集体小组力量讨论问题,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同时,也增进了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最终形成了数学意识,找到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的公式。

不足之处:

1、重教学目标,不重细节。在学生小组操作拼组不同的长方体时,有些小组的学生拼组的长方体不够规范,我由于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就没有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并演示。这样的教学态度还是不够严谨,值得自己反思、改正。

2、课堂的应用练习部分是这节课的遗憾之处。由于前面的环节没有把握好节奏,所以出现了后面的练习没有做完的情况。这说明了我在驾驭课堂节奏上还欠火候,以后在这方面还要多加注意。

美国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我一直都在从事高年级数学课的教学,对于《长方体的体积》这节课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了,自己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一课还是第一次,所以感觉既是挑战又是积累经验的机会。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受益颇多,我也会把它当做一个新的起点,不断教学,不断反思,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