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已经走入了死胡同,到了非进行根本性改革不可的时候了。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应更新观念,探索改革之路。

现在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都在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及早开发孩子的智力,当然是好事。但有的仅有热情而不讲科学,只知道一味地让孩子提前识字、写字,认为孩子识字多、写字多就是早慧。三岁以后进了幼儿园,不少幼儿园又存在着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违背了幼儿发育、成长的基本规律。事实早已证明,超前识字、写字的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后,大多并没有表现出智力上、学习上的什么优势,到了中学还是“泯然众人”。

有的反而因为父母教的方法、姿势、发音不正确,形成了一些很难纠正的毛病。所以,我认为,幼儿阶段的教育应该让幼儿主要通过大量的游戏学会动口、动手、动脑,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字也应该以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爱好为目的,不应片面追求识字和写字的数量。

目前普遍地存在着小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负担过重,一是因为教材难度偏大,二是由于课外作业太多。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使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现在不少学校师资水平太低,教师不懂教育教学规律,只知道大量布置作业,生字词动辄要求抄写几十上百遍。经常见到几岁的娃娃作业写到深夜。不少小学生也有自己的“对策”,比如写“人”字,他并不一个一个去写,而是在作业本上先“刷刷刷”划上100个撇,再“刷刷刷”划100道捺,100个“人”字就完成了。“效率”固然大大提高,但肯定练不出规范的字。我们不应责备这样的孩子偷工减料,因为给他们的作业量本身就是毫无道理的。按照记忆规律,首次记忆新东西以重复8遍为宜。

所以要求学生写生字,不应超过10遍,但却应该要求他一遍比一遍写得好。加重学生负担的恶果不仅是直接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形成了对学习的逆反心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该如何评价?毕业时能认识几千常用字,会查字典、词典,会用比较准确的语言与人交流、表情达意,能背诵一两百首名家诗词,能阅读一般的通俗读物,书写规范,会写日记、书信,对学习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就很好了。而这些决不需要加班加点,只要教学得法,完全可以比较轻松愉快地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