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启始课的导入,帮助学生搞清楚了课文的主要角色,居住的空间位置,并且以角色的特点触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他们的学习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被激起,开始关注寒号鸟悲惨的命运究竟是怎么造成的。于是便伴随着内心的情感去初读课文。

许多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上课前,他们总是做好一切准备,包括情感的酝酿,早早地来到教室前,从上课一开始,就注意渲染一种与教材相一致的氛围,小心地拨动儿童心灵的情弦,非常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感与儿童的情感活动相联接、相沟通。可以说,“情感为纽带”是在上课之始,就牵拉启动了。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各种题材、各种文体的课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各自的特点,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入情。所谓“披文而入情”。其实,学生此时对教材内容的入情,也是学习动机的形成。这已激起的动机本身,便是一种期待欲,期待着故事如何发生,如何一步步发展。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积极的状态。

二、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入情”是说“情”的萌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是“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是“生成——淡化——泯灭”。在初读课文学生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博,使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

语文教学中儿童情感的强化,往往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得很好地把握教材。可以说,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只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会渐渐地涌动起来。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