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67-68页《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直观认识角。

教学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扇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甜甜的生日,同学们送给他很多生日礼物,想不想看一看?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谁能说一说这些礼品盒是哪些立体图形?(屏幕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

生:自由回答。

师:每一种立体图形都是由面组成的,你能说一说这几种立体图形的上面是什么平面图形吗?

师:想不想知道礼品盒里装的什么呀?

师:看,老师把这些平面图形请了下来。(屏幕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找学生说。

师:对了三角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吗?谁能到前面来摆

生摆三角形

师:现在请你拿掉一个小棒,现在你还认识它吗?

它的名字叫“角”,今天老师将领着大家一起去认识它。

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找角,指角,感受角

1、学生在生活中找角,指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角的身影也是处处都存在的。你能从你身边找到角吗?给你的同桌指一指。

生互相指角。

2、师示范指角

指名学生指角,有错及时纠正。

师:课件出示各种实物,从中找角。

3、摸角,感受角

老师拿出三角板领学生感受角,让学生说感受。

师:谁能说一说,角的顶点什么样?两条边又是什么样?

三、制作角——提供材料,操作内化。

⒈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大家知道了角特点,现在请利用你们手中的材料以组为单位制作角,比一比哪一组想出的方法最多?要求小组内交流时说清楚是用的什么材料,是怎么做出来的?

学生操作。

2、演示操作(画一画)

师示范画角。

3、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记法:

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

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那么怎样来标记这个角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弧线把两边连起来,再写上数字1

记作:∠1 读作:角1

师:这里只有一个角,我呢用数字1来标记,同学们还可以给它起不同的名字,可以用其他数字2、3等,还可以用字母,例如a、b、c、d等。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角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

小结: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记住画角的方法,老师编了一个小顺口溜,愿意和我分享一下吗?(课件出示:顺口溜: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后画边。)

3、就让我们自己动手,亲自画一个角吧。

四、运用新知,辨别角,数角。

1、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2、看你能不能判断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3、练习,在图形中数角

4、完成67页最下面的题,(书中67页)

五、 比角的大小,探究与角的大小相关的因素

1、玩角,发现角有大小

出示 “活动角”,大家玩一玩,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生: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

2、游戏——变角,比角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变角游戏

师做一个活动角,要求学生变出比自己大或小的角。找出大小差别大的角让学生辨认,能直观看出大小。

师做一个活动角,要求一名学生变出比自己大或小的角。

之后请一名学生上台做一个和老师一样大的角。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角是不是一样大呢?

生自由回答。

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小结: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来比较。

3、探究与角大小的相关因素

出示扇子,明确角

师:老师把这个角请了下来,把角的两边折起来,问:角的大小变了吗?

根据生的回答总结

师:那么现在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没?是不是边长了角就大,边短了角就小?

生:不是

师:事实已经证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那和什么有关呢?角的大小主要是看什么呢?

生:看两边叉开的大小。

看课件演示:强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四、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1、数角,找到捷径。例如:(1+2+3=6),以此类推。

2、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组员汇报,课件演示

五、回顾: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总结:同学们,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做细心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