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真正的探究学习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周育俭

一、背景

我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是“圆柱的认识”,教材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27~28页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圆柱的组成和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我的课前设想是:学生已经学习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应该已经具有认识立体图形的基本方法,并且长方体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形体有初步的感知,比如长方体是直的,上下两个面是圆等。在这个前提下我决定改变教材展现的以教师演示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以让学生合作制作圆柱为基础,让学生在制作中探究认识圆柱的组成和特征,适当引导认识圆柱的高和侧面,再结合操作启发学生发现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个设想我是努力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去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教学新理念。

课前的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一些圆柱体的实物,要求学生带好剪刀、胶水、卡纸,安排好学生的合作小组,自制演示圆柱高的教具。

二、课堂实录

⑴初步感知

让学生说一说所带来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它是什么图形?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学生能说出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

示题(圆柱的认识)

⑵制作并探究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把印象记在心中,鼓励学生试着做一个圆柱,要求小组先讨论圆柱的特征,然后确定制作的方法,协调分工。

我巡视后与一组学生一起制作。

(制作情况:①合作制作的热情很高;②能确定要有两个相同的圆,中间的面要用长方形卡纸弯成;③三个面的大小怎样确定,特别是怎样使底面与侧面相对应,学生把握不好;④部分小组没有预留粘贴的地方使圆柱无法成型;⑤制作时间很长。)

我针对一些小组陷入困境的情况,鼓励学生向听课的老师请教。(学生静默,无人有请教的勇气。)

在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我宣布暂停,要求没有完成的小组课后完成。

⑶交流与认知

要求各小组汇报一下制作的依据(即圆柱的特征)

学生都能说出圆柱上下两个面是相同的圆,中间是一个弯曲的面;制作时先做曲面的是根据曲面来剪圆,也有根据圆来弯曲面。

讲:上下两个圆是圆柱的底面,那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展示一些小组的圆柱,比较一下他们的高低,猜一猜这说明什么?(圆柱的高不同)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