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是一篇文字精炼的古文,寥寥数语却将浩浩汤汤的浙江潮刻画得淋漓尽致。

如何上这篇文章,我很是为难!曾经的教授是看看教参按部就班地完成的,孩子们学了,但这中华的一大奇观却没有给他们留下多大的印象!细细想来,孩子们远离钱塘江,对其一无所知,加之古文晦涩难懂,岂有喜欢之理!

喜欢、爱好是孩子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原动力!于是我设计了两步走策略。其一,利用这些天新闻中的钱塘江大潮的精彩视频吸引孩子们,真实地让他们看看“浙江潮是什么样子的?”其二,根据教材《浙江潮》附加上现代文《观潮》减少孩子阅读困难的编排意图,同时期望能把作者周密那种丰厚的审美底蕴和文字底蕴体现出来。我又设计了第二步,我放手让学生阅读现代文《观潮》了解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之后,再带领着学生在现代文《观潮》的语段中找出与文言文《浙江潮》词句相对应的句段。同时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合作寻找“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浙江潮?”让孩子们找寻钱塘江大潮的声、形、色、势。

其间,我引导孩子们抓住“伟观”这个全文的题眼做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师生对比读,读出“伟观”

首先让孩子们读,读得波澜不惊,平铺直叙!不做评论,我开始范读,声情并茂的对比立刻显现,我的读马上感染所有孩子。接着引导孩子发现自己读得不如老师的地方,自己反复浮现画面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于是,壮丽,大气,汹涌澎湃,排山倒海等感觉就有了朦朦胧胧的影子了。孩子们兴致一高。于是竞相比读,合作朗读,读出了更多的气势。

二、生生合作读,品出“伟观”

仅仅停留在气势上的朗读是不够的,孩子们开始在小组内合作寻找出钱塘江大潮的声、形、色、势,并在相应的句子处做上了自己的批注!我要求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读让同桌或伙伴能浮现出更多的画面,于是同桌、小组内的品味诵读此起彼伏。

三、师生同读,共赏“伟观”

我引导孩子们在自己浮现画面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古文对大潮的刻画,并相机拓展了大潮的相关知识,孩子们的兴趣更加浓厚。兴趣盎然之际,我和孩子们共读古文,我们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补充着自己在脑海中看到的一起,“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 “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如闻其声,如见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