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有些教育工作者却对此不屑一顾,忽略这些方面的工作。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班主任应做一个有心人,努力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各行各业都有其文化,有“企业文化”、“旅游文化”……,现在又有人提出了“学校文化”(与之前的“校园文化”有所不同)。有关“企业文化”的概念给我们以启示。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我们老师最基本的任务,班级和学生是构成学校良好形象的基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的实际,实施有效的教育、有效的管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就是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将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

而在农村小学中,由于客观原因的存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不能够是“大而空”的、高要求高素质的;而应该结合本身的客观条件及学生、学校、农村实际的情况,建设一些实际、实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素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班级文化。笔者就农村班级文化的建设作了一些实践。

农村班级文化既然要遵循“实用”的原则,就针对本班情况及学校、农村等情况,重点抓好思想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人际文化、学习文化的建设。

一、思想文化的建设

学校的首要任务教书育人,培养“四有”人才。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的现代化接班人,需要从小抓起。班级是学生在求学阶段接触最大,生活最长时间的集体。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的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什么重要的意义。在农村小学中,无法接触更多英雄人物、国情教育基础等实际东西的陶冶,所以,只能从小处抓。例如“班的奋斗目标”、“班风”、“班旗”、“班的口号”等具体的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如笔者在接班之后,就明确指出班级的建设目标是“环境高雅、举止文明、学风浓厚”的班级。在这一个大的理想目标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及想象力,在班委的号召下,经过几次班会的讨论,确定了本班的基本目标是:“①以学校的“文明班评比细则”为基准,力争每个月都能夺得流动红旗。②力争成为常规先进班级、卫生先进班级。③制定公正、公平的考核、奖惩制度及形式,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档案。”在本次的活动中,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做到“当家作主”。此后,在这个基本目标指引下,还制作了“班旗”,制订了“班级建设规划”等一系列对班级管理、班级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班级文化。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