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理解、落实不到位。主要体现在淡化了语言的学习,背离了“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这个根本,离开语言这个本体去架空感悟课文蕴含的人文信息。我们说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掌握了语言,也就掌握了凝固在语言之中、被语言所承载的种种信息。所以正确领会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人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们认为,语文实践主要是语言实践(其实是言语实践)。而言语实践应成为新课程背景的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实践中体验,实践中感悟,实践中创造,实践中形成语文素养。现以《特殊的葬礼》(苏教版)一课为例,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

走进新课堂,我们发现:课文没有怎么研读就让学生进行漫无边际议论的有之;把教材抛到一边,一味整合(竞赛)课外内容的有之;大量进行非语文活动的有之。须知,解读文本,用好教科书,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是我们的“保底”工作。我们要超越教材,先得立足教材,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那么如何立足教材,做到“下要保底”呢?“披文以入情”,学生要对课文有所感悟,有所体验,首先得在“披文”上下足功夫。设计《特殊的葬礼》一课,教者从“整体把握”到“品析感悟”再到“综合实践”,三个环节紧紧抓住语言这根线,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精神熏染有机地结合起来。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忘言”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后人们往往记住了这篇文章写的意思,却忘记了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字。这是阅读的规律,但我们的语文课不能遵循这条规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得意”,更要让学生“得言”。学生的语言如何习得,运用课文的语言来表达是条捷径。如一教师教学《特殊的葬礼》,在两节课中,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反复地与文本对话,短短八十分钟时间里,至少读了十几遍课文。在读中深入挖掘课文中的言语实践点,在读中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将课堂一次次推向高潮。

【片断一】:

(师解题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下到学生中听并了解学生普遍难解的字词,板书出集体讨论)

师:一篇新的课文要尽快熟悉它,建议大家再读一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