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不确定现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0~3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推想和对熟悉事物的讨论,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用合适的语言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可以用数学语言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能判断某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某些则是不确定的。

教学媒体

红色球和黄色球若干个,两个纸盒;一元钱硬币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教师: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做游戏,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我这有两个盒子,你们看里面是什么?(学生观察并说出)一个里面装着红色的球,另一个装着红、黄两种颜色的球。

师:在哪个盒子中一定能摸出红色的球,在哪个盒子中不一定能摸出红色的球?为什么?

生1:在装有红色的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色的球。因为都是红色的球。

生2:在装有红、黄两种颜色球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红色的球,也可能摸出黄色的球。因为有两种颜色的球。

师:那么他们说得对吗?我们亲自摸一摸,验证自己的猜想。指名到讲台桌做游戏,闭上眼睛,摸球,同学观察,该生睁眼睛把自己手中的球用“一定”、“不一定”描述摸球的结果。同桌同学做这个游戏,边做边说,使每个学生会用“一定”、“不一定”描述。

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一定”、或“不一定”描述事件

师:生活中有许多事件“一定”发生,而有些事件“不一定”发生。(出示教材30页中的四幅插图)请你们观察图片,说说图意。

师:出示教材上对事件的判断和题目的要求。

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一定”或“不一定”描述事件。(充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及判断的理由)

师:对于扔硬币的判断,可能不好判断,可以两人一组扔扔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当扔的次数够多时,硬币的正面,背面朝上的情况各占一半。

三、完成书中的“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