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材: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单 元:一 圆和扇形

课 题:画圆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自主画圆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法画圆,按要求用圆

规画圆的过程。

2. 让学生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大小和半径的关系。

3. 让学生积极参加动手画圆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发展初步的空间

观念。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一把、剪刀一把、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一)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圆,

同学们会不会画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

怎么样画圆。(板书课题:画圆)

二、自主画圆

(一)讨论:可以怎样画?再利用自己准备好的物品画圆。

(二)交流:交流自己画出的圆,并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三、用圆规画圆

(一)师说:前面我们借助实物来描摹画圆,画出圆的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为了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我们可以用画圆的专用工具——圆规来画。

1.下面同学们先用圆规试画一个圆,然后与同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找两名学生说说如何画圆。

3.归纳画圆的步骤。(画圆的步骤归纳起来,有三步。)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作为半径。(板书:定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为圆心。(板书:定圆心)

(3)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板书:旋转一周)

4.请同学按要求画圆。(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这三个步骤画出要求的圆。)

(1)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 的圆,并用字母O、r、d 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过渡到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揭示课题。让学生自主画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巩固学生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

(2)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4cm 的圆。

5.在画圆时要注意什么?(有针尖的一只脚不能动,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

6.刚才我们画出两个位置和大小都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圆心)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半径)

师总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四、试一试

(一)画一画:自己确定半径的长度,用圆规画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和半径。

(二)交流:自己画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三)比一比:把自己画的圆剪下来,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比较大。

五、做一做

(一)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按照第一题的要求画圆。

1.说一说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二)在课本上按固定圆心、直径、半径画圆。

2.交流:如何根据直径画圆。

六、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用圆规画圆,你都学会了吗?

教学反思:

1.在丰富画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感悟,凸现圆的本质,渗透学习数学的态度。

课上,我们补充了两个画圆场景:体育老师场地画圆,师生比赛钉绳画圆。尽管画圆的工具不同,但是其成圆的原理相同,都是固定一点、固定长度、旋转一周。从而引发学生比较对此思考,理解画圆的原理:即半径不能变(两脚间距离、绳长不能改变)。同时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学习数学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2、学习数学名称,让学生经历辨析,促使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内化。

当学生比较得出画圆需要“固定一点”、“确定的长度”后,直接让学生在书中找一找相对应的数学名称,让学生经过分析、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实现概念的内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3、解释圆的特征,让学生在画圆过程中建构,使学生对圆的认识更理性。

心理学实验证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解释圆的特征时,充分关注画圆的过程,发现画圆的本质联系,让学生经历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过程,提升了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