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让幼儿参与,真正达到幼儿与环境对话

班图拉认为:“人和环境并不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他们都仅仅是一种潜在的性能。”幼儿和环境彼此交互是影响幼儿发展的决定因素,而要使环境的潜能出现,就只能让幼儿与环境进行和谐互动,让幼儿使环境“活”起来。在进行主题墙饰布置时,教师应发动幼儿集体讨论,决定墙饰的内容,并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提供材料,给幼儿一些提示和鼓励,切莫束缚幼儿的手脚,他们自己能想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他们自己能做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然后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最后在主题墙上充分展示自己对主题表现的作品。主题墙中,大部分都应是幼儿自己的作品,只有小部分是家长或老师找到的有关主题的资料、图片。幼儿可以通过手工、美术、符号记录等方式表现自己对主题的认识和想法。选用的材料也应是具有农村特色的自然材料,如各种植物的种子、树叶、树根、树皮、农作物的秸秆、果壳等;还可以利用其他的废旧材料,如废旧的挂历、画报、毛线、布头、色彩鲜艳的各类塑料包装袋、饮料瓶等等。教师给予了幼儿自己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参与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

三、使家长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

农村幼儿家长的育儿素质和文化素质较低,家园共育意识淡薄。要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大力地支持,教师就要多与家长沟通,经常请他们参加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久而久之,家长们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了进一步了解,认识到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幼儿的影响,逐渐熟悉和了解幼儿的教育发展规律。同时,家长们也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积极表现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的提高,都会非常高兴、非常满意,自然而然地步入了家园共育的轨道。主题墙是间接与家长交流的平台。主题墙中的活动内容不仅通过各种图形告知家长,还应利用文字说明,而这些资料有一部分需要教师找,还有一部分就要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此外,主题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材料,材料的收集离不开家长。除了必要的材料向家长直接说明之外,我们还应通过家长的参与布置主题墙求得家长的帮助。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幼儿园起步晚,教师大多从小学转岗而来,幼教经验和幼教理论不足,幼教素质普遍偏低,要想搞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就需要教师通过现代化的设备获取大量的信息,多层次、多角度挖掘教育资源,对主题活动能有更多理性的思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所蕴涵的教育价值,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培养农村幼儿自主、自信、积极、努力和创造的精神,使农村的主题墙饰创设跨上一个具有农村特色的新台阶。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