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作为群体式的保育和教育机构,其心理环境包括了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特别是幼儿的学习、活动及生活的气氛,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风气等,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幼儿园的心理环境,主要体现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方面,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可感受、可体验到的。幼儿对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感受,影响着幼儿对于幼儿园的态度,影响着幼儿在园生活的质量和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怎样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呢?

一、 尊重和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具有温馨的情感色彩。教师应当能够使自己与幼儿发生积极的、正向的情感联系,使幼儿在幼儿园里不紧张、不害怕,感到安全自由。 幼儿的年龄虽小,但他们与成人一样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包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尊重幼儿就要尊重并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只有当幼儿的各种需要被满足的前提下幼儿才能建立起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与信任感,才能对看护与教育他们的成人,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在幼儿园,教师替代了母亲的角色,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身体接触,来满足幼儿的这种情感需要。师生之间有无适当的身体接触,可以反映幼儿园班级的心理环境的质量。

二、 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交往是人们发生联系形成特定的、带有情感色彩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在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切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幼儿,强制幼儿服从是对教师权威的滥用,不可能真正得到幼儿的信任与尊重。在师生交往过程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充满爱心的搂抱远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严肃、冷漠,不苟言笑,只能使幼儿害怕,望而生畏,而不能形成真正的教师权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立以幼儿为主的思想,做到“道而不包”,给幼儿留出一定的空间,多给幼儿提供充分的“选择”机会。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一次美术活动时,教室里,静悄悄,孩子们一个个正在认真作画,我巡视着。“老师,希希画了个黑太阳。”安静的教室里突然响起了昊昊的叫声。我快步走过去,果然,在希希的画纸上有一个大大的黑太阳。黑太阳正笑眯眯地挂在天空。我蹲下身子望着他说:“希希,能告老师你为什么想画个黑太阳呢?”“我想让乌云挡住太阳,没有了太阳,乌云就会下雨,老师你不是说,春天种在地里的种子喝了雨水后就能发芽嘛’,我想让种子快点发芽。”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春天里,希希和妈妈一起种了向日葵,希希是想让种子快点发芽,才画了一个黑太阳,这个想法真是太妙了。我马上把希希的想法解释给小朋友们听。这时的希希是一脸的兴奋、骄傲和自信。幼儿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就能感到奋发向上,有自豪感,在精神上也能获得愉悦,幼儿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三、 教师是班级人际关系的核心

他不仅与作为个体的每个幼儿交往,也与作为群体的幼儿集体交往。他与幼儿的交往及形成的相互关系,影响着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同伴交往与同伴关系。教师的言行举止,决定着班级人际关系的面貌,决定着班级心理环境的质量。教师是班级心理环境的主要营造者。所以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和集体教育的教育态度,使幼儿个体的才能在集体中得到充分表现,逐渐使幼儿产生自信和自主感。教师应注意引导、鼓励和帮助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并随时肯定、表扬他们的积极性和良好表现,这将会激励他们的主动精神;如果对儿童的活动及活动结果要求过严,指责过多,不合理的惩罚,必然会挫伤幼儿的心灵,使他们自卑、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对自己的行动或自身产生羞怯感,进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