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常有幸在“全国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家论坛”活动中,借四中的学生上了一节诗歌鉴赏课《蜀相》,就这节课的设计,我想谈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语文课究竟教什么?

一、 语文课要教语文的基本东西。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一直是语文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在新课标中为了能够让这两性平衡,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语文素养”。它既包含了知识积累、语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思维品质的养成等工具性的内容,也容纳了审美情趣、意志品质、情感态度等人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就是在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讲出语文味的东西。哪些东西是语文的基本东西呢?下面我仅就我这节《蜀相》谈谈我个人的拙见。

1.对语言的挖掘。

语文课一定要注视对语言的积累、揣摩、感悟、品味,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大而化之”。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诵的时候,我不惜时间讲授了关于律诗朗读中“韵”和“律”的一些相关知识,我觉得这是对语言要素最基本的挖掘,也是诵读所有律诗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2.对诵读的重视。

语文课上不朗诵就不能称之为语文课,“诵读涵泳”不仅仅是一个朗读技巧的问题,更是鉴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一节诗歌鉴赏课,诵读更为重要。为此,我在这节课上设计了“三读”的教学环节,一读:明确题材,把握基调;二读:掌握技巧,读出韵律;三读:品味语言,读出感情。以此来形成本节课的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3.对文本的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文本,或者说是以文本为基点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探究不能以繁多的“问题”,淹没了课堂的中心目标。我的这节课主要是研究诗中蕴含的情感,因此我只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体会诗歌中诗人细致入微的感情。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水平应该高于学生,因为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源就在于师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性上,我想,在这节课上,对“频烦”二字的解读能够体现这种差异性。

二、 语文课要教语文规律性的东西。

文要一篇篇地讲,课要一节节地上,书要一本本地教,如果只停留在文本的解读上,而没有“方法”的提炼和探索,我们的课堂就是失效的课堂。对于诗歌鉴赏,古人虽有“诗无达诂”的说法,但这并非意味这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于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将对该种方法的探究作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对问题的探讨过程,恰恰就是该种方法得出的思维过程。对文本的解读是“见仁见智”的,但教师必须要进行升格,帮助学生探寻出阅读审美的客观标准,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 语文课要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

课标中所提到的“语文素养”其实就是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而这种精神关怀既有“文以载道”中的“道”,还应该有知识的建构和习惯的养成,“批注评点”式的学习方法正是对语文素养养成的最基本的关注。在我平日的教学中,这种方法几乎运用到我的每一节课上,它能让学生直入文本,少有迂回,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阅读者个性化的体验和别样的情怀。语文课应该让学生获得一些终身收益的阅读方法,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

语文教师承担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打基础的重任,因此就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真正的姓“语”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