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和《婚姻法》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其实,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中国的父母有哪一位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然而,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上海市儿童和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表明:一万户家庭中,87.5%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缺少科学性。这是为什么?

 古语有云:举一纲而万日张。家庭教育,千头万绪,该以何为纲?

 〔分析〕

现代科学证实:成才必先成人。品德像大海航行中的指针,校正着人生的航向,指引人们驶向成功的彼岸。国外有人对智商在130以上的1487个孩子进行追踪研究。50年后,其中有20%的人有成就,究其原因在于:①童志性格坚强;②对某一门学问有浓厚的兴趣;③做事情认真踏实;④有理想有抱负。这项曾荣获诺贝尔奖金的科研成果,启示人们:铺设孩子的成才大道,“德”是奠基石。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有句名言:“愚蠢的人不可能是有德行的。”换句话说,知识是通向道德的阶梯,铺设孩子的成才大道,以“智”为先。智,包括丰富知识和发展智力两个方面,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必须把启迪孩子的智慧和培养孩于的才能,双管齐下。

关于“德”与“才”的关系,古人是持“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的朴素辩证理念。阐释得最为透彻的是明代的教育家张履祥,他说:“学者第一要看德器。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备忘二》)又说:“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德益进则业益修,业益修则德益盛,二者亦交养互发,实为一种上夫。”(《备忘三》)

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范围内,由父母或其他长者对孩子实施教育和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千头万绪,其纲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经,以“才”为纬,经纬交织。

然面,现实生活中的有些家长,持着“树大自然直”的错误观念,对“才”推崇备至,不遗余力地在孩子身上投资,而对德”则视作软任务。结果,把本当“合二而一”的德才,硬是进行“一分为二”的人为支解,导致家庭教育天平的倾斜,一万户中87.6%的家庭对孩子教育欠缺科学性,根由即在于此。

那么,怎样矫正这种家庭教育的“欠科学性”呢?建议把张履祥“学者第要看德器。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这24个字作为座右铭,端正教育思想,以“德”为经,以“才”为纬,经纬交织,把孩子织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