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页剪一剪的活动1,第41页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进一步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侧面展开图)。

2. 能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面积。

3. 在动手操作中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4. 培养同学们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计算。

教学难点

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谁能说说它们的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

一、探究新知

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的意义

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我们都知道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露在

外面的部分,我们就称这6个面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我们能看到或摸到的这些部分都是这个物体的表面。

师:(出示三棱柱模型)它的表面是由几个面组成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师:请大家拿出一件自己喜欢的物体,像刚才那样把它的表面介绍给你的同桌。

2. 剪一剪,看一看

师:为了更好地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我们把它们剪开来看看,怎么样?

3.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师:通过剪一剪,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的大小。像这样,一个物体表面所有

面的面积之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板书:一个物体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呢?

生:就是它的6个面的总面积。

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二、课堂练习

1. 实际操作。

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辅导。

2. 判断。

(1)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4个面面积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片断)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用12个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了多少个形状不同的长方体。你们组有怎样的发现呢?

第一小组的4位同学到讲台前汇报。

师:你们组由谁来汇报,谁来拼摆?

学生分工。

生1:我们的第一种摆法是每排6个,摆2排,摆1层;第二种摆法是每排摆3个,摆4排,摆1层;第三种摆法是每排摆12个,摆1排,摆1层。

生2:我们发现每排的个数相当于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请下面的同学先对他们的说法进行评价,再补充。

生3:他们公式都发现了,还是不错的。

生4:请你们解释一下长方体公式是怎样得出来的。

师:田×,你就解释一下吧?

生2:长×宽×高得出来的。

生4:你这样的解释不对。

生2:就是长×宽×高,不信你再举个例。

师:让我们听听周××的意见吧。

生4:可以这样理解:长是每排的小正方形个数,宽是排数,长×宽就得到了最上面或最下面的那一层的个数,再乘层数,也就是高,就得到了总的个数,也就是长方体的体积。所以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

师:田×,她的解释怎么样?

生2:是要好些!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

第二小组汇报:

生5:我们有一种摆法和他们的不同。我们这样摆:每排摆3个,摆2排,摆2层。

师:这样摆有多少个?

生5:12个。我们发现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cm,大的长方体的长是3cm,宽是2cm,高是2cm,长×宽×高=12cm3。

师:也就是说你们也发现了什么?

生5:我们发现长×宽就是一层的个数,有2层,一共有12个。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生6:我还有一个发现。我把12分解因数,就能得到长、宽、高。如12分成3,2,2;12分成6,2,1……

师:你真会想。恭喜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