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新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的确,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十分重视让学生在“潜心会文本”的过程中感悟和体察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逐步积淀起厚实的语文素养。

可以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的课,是能使学生倾情投入到文本规范、鲜活、精美的语言材料中去的课,也是充分“用足、用好”了教材“例子”功能的课。要而言之,笔者认为新课程指引下的语文课堂,将因突显了如下要素而更加显示出亮丽照人的夺目光彩。

一、语言:永恒的学科属性

语文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指广义的语言概念,包含了语言和文字等的总和)、发展语感。成功的语文教学,其整体构架必须锁定促进学生语感素养为核心,以指导学生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操练为“纬”,求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共建、协同发展。换言之,“语言为主”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理念和永恒命题。以谁的语言为主呢?自然是以课文中的语言为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荷花》一课时,是这样体现“语言为主”的——

师:你们读了第二段以后,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最美?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写得最美,特别是其中的“冒”字很妙。

师:噢,那你说说它妙在何处好吗?

生:这个我却一时说不上来。

师:你能体会到“冒”字的妙处,已经很不错了。大家都请想一想,“冒”字和哪些字意思相近?

生:长、露、钻、伸、探……

师:那作者为什么用“冒”而不用这些字?大家再读读书自然就能明白。

生:因为荷花是使劲地长出来的。

生:因为荷花一齐痛痛快快往上长,只有用“冒”才合适。

生:我想,荷花一定是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地向上长的吧!

师:说得真好。(点击课件出示荷花图)大家看,这些荷花冒出来后,仿佛都想干什么呢?

生:这些荷花仿佛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生:他们想深深地吸上一口新鲜空气。

生:他们仿佛都想尽情地展示一下自己的美丽。

……

王崧舟老师曾深入研究过小学生语感培养的方略并成就卓著,这一点从上述教例中亦可见一斑。他抓住文眼“冒”字而让学生换词比较、悉心揣摩,充分领悟到作者谴词造句之妙。而之后顺势承接的想象及说话环节,则又让学生在凭借文本的基础之上适度地超越文本,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材料的内化及拓展,达到了让其“流露真情、张扬个性”的境界。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