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第二课时后,我总感觉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不够到位,特别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儿童团员在追赶红军大部队时所遇到的重重困难。课文中的:“就这样,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机警地躲过了野兽的袭击,顽强地战胜了病痛的折磨……”,学生对于这部分的简要概述在文中的所起的作用还不是特别理解。其实要理解这句话在文中所要突出的儿童团员们的品质,还得从文章的写作方法上引导学生去理解,这重重的困难克服的难度。课文中已经具体地写到了神庙的具体事例,写出了儿童团员们克服肚子饿,胆小害怕等困难的经过,通过文中句子的研读,学生能体会语言背后作者所要体现的感情色彩。而句子:“就这样,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机警地躲过了野兽的袭击,顽强地战胜了病痛的折磨……”概括地写出了儿童团员遇到了许许多类似的困难,但是他们凭着顽强的毅力,超人的勇气将这些困难一一克服了。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概括描写与具体描写的作用,第三课时教学时,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像,理解“重重”二字后的困难:“儿童团员在追赶红军大部队的路上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能不能通过想象,把他们遇到的一次困难说得更具体?”

学生在小组讨论后,也有了具体的事例,有学生说,他们中的一个儿童团员生病了,大家就翻山越岭地寻找草药,为他医治;有的说到,鞋子破得没法穿了,大家想办法,用苇草编了鞋子,继续赶路;也有的说到为了加快走路的速度,下山时滑草而下……学生所提到的困难大大超出了我的想像,同时对于问题解决的办法,好多学生将现代的科学方法都运用上去了,这当然有违我提问的初衷,并在学生发言后,被其他学生否定了。教学中多了一个想象性的问题,却引导全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饿、冷、疲劳、孤单、胆小……)去思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激发,特别是刚开学的时间里,学生能有如此集中的注意力去思考、解答问题,也算是为新学期的语文学习开了一个好头。在学生发言后,我再提出:如果把你们所讲到的困难都写到课文中,这样好不好?不用再多的语言,学生对于文中的概括部分内容的作用就能一下子体会到了。

在学生交流回答后,我又顺势引导:课文写到了儿童团员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追赶大部队,结果难道仅仅是赶上了大部队吗?他们还收获了什么?这在教学设计时感觉学生可能会有很大困难的问题经过这一拓展性的想象竟然一下子解决了:他们沿着红军追赶大部队,不仅仅是赶上大部分,同时在追赶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意志得到了磨砺,更主要的是他们有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后,以后如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们都不会惧怕了。上到这里,我再也不用对全文的学习进行总结了。课文中的儿童团员们英勇、顽强,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困难的精神学生已经充分的体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