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表现中非两国友好的文章。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中国国际救援队”这种组织离学生太远了,“地震”也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学生无法体验救援队员工作的艰难与伟大,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个认识上的难点呢?如何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国际援队的棒呢?我最后决定把阿尔及利亚的地震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结合起来,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一、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习

让学生预习课文。因为“中国国际救援队”这个组织,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接触过,而课文后的“资料袋”介绍的正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把资料袋的内容也放在课前作为新闻背景来阅读,增加了学生对这一组织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初读,为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

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自由读: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

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强烈地震,(谁)前往救援的事情。

在检查字词时,相机帮助学生理解较难的词语,为理解课文作铺垫。在回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我给了学生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提示,学生们很快就概括出了文章的内容,适当降低难度,提高了学生学生下文的兴趣。

三、抓住重点词句,在品读中入情入境

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我指导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把课文内容读簿了。通过课堂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大部分的孩子能够准确地画出具体的语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品析句子时,我用巧妙的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感受。

朗读效果有梯度,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教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特别在品读句子“有的队员……有的队员……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有同学说从“仔细、细心”的词语中体会到队员们工作认真,此时,我不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请他们根据自己的体会把称赞救援队员的词语写到黑板上,并及时点评学生的书写,以鼓励他们好写字,写好字的习惯。

接着我继续教会孩子读书时应关注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让学生说出省略号中省略了什么内容,请他们大胆想象:还有的队员在干什么?配上音乐《让世界充满爱》,让学生入情入景,感受队员们舍己救人、吃苦耐劳、工作认真等大无畏的精神,同学们看了图片后深受感动,谈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课堂推向**。

但在检查词语掌握情况这一环节时,若能把词语放在语境中加以理解,效果可能会更佳。还有,由于自身上课时的激情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以上均是我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需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