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P??22—23?页“有几枝铅笔”。?

教材简析?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数的加法两部分。通过看主题图,让学生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有几枝铅笔》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认识,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并从中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图、拼摆,交流学习5以内数的其它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能力,以及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思考: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逐步抽象出加法这个模型,并能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数感。?

情感与态度:初步学习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铅笔、小棒、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左手拿了几枝铅笔?老师右手拿了几枝铅笔?两只手合在一块儿是几枝铅笔??

[评析]:通过谈话式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直观演示的教具,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如此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数感,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策略来思考加法问题。如有的学生用点数法,有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直接得出了结果。?

二、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设疑: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表示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在一起是5枝铅笔呢?请你们分小组商量商量。?

汇报: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表示的?(可能他们的办法很多,有摆铅笔的、有摆小棒的、也有摆圆片的、还有把算式写出来的。)?

评价:小朋友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分别以小朋友的名字来命名。)让学生评议哪一种方法最合理?明确:3+2=5。(板书到黑板上)。?

理解:小朋友,符号“+”的名字叫加号,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通过同桌讨论明确是“合在一起”的意思。)?

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2”呢?把“3”和“2”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3+2=5”,它读作3加2等于5。(学生跟着读两遍)?

2、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用多媒体演示课本摆一摆中的3幅图,请小朋友们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同桌之间交换检查并相互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对学生合理的方法教师都要加以肯定)。?

[评析]: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通过从学生摆小棒、摆圆片,写算式的活动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策略的多样化。教师的恰当点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数学建模的培养。通过学生摆小棒对5以内加法的直观认识到直接抽象出算式2+3=5。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含义,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加法打下了基础。?

三、巩固深化?

学生继续完成课本第22页的试一试练习。?

第一幅图:停车场有3辆汽车,又开过来1辆,应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答?第二幅图:树上有2只小鸟,又飞过来1只,应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答??

[评析]:这两幅动态画面可以启智学生的思维,学生理解如有困难,教师引导时可不拘一格,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确每幅图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孩子们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学生根据已有的体验完成题目。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其次,通过教师由静态向动态的思维的训练,对启智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对动态画面的感知,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观察大屏幕,练一练2题。?

仔细观察每一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你能列出相关的算式吗??

2、让学生仔细观察大屏幕盘中的苹果个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

3、让学生仔细观察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然后再结合图意说出从图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让学生举出一个生活中用加法解决问题的例子。?

[评析]: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所选取的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生活图景,学生喜闻乐见,勤于思考,易于激趣;从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幅图,通过教师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逐一演示,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再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既关注了学生学习水平,又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练习4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氛围中都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明白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明确学习数学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学会了什么?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可以说给老师听听,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评析]:通过师生共同回顾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既对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又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轻松与快乐,体验到成功和幸福。?

[总评]:本节课的设计以《课标》为依据,把学生与教材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教学观的转变尤为明显,教师自始至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的方式得到应有的转变,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教师质疑与激趣,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感的同时,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发展。?(此文获省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