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吸引人的小说离不开精彩的细节。能吸引学生的课堂也离不开精彩的细节。课堂教学就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断。细节是一种关注、一种创意,细节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在教学中,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就能使课堂生成每一次精彩。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打造细节;精心预设,创造细节;关注过程,捕捉细节;打造精彩课堂,便能使课堂教学增色又增效,同时又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关注细节,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课堂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也就是说,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教师上课时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从这个细节中学生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对这个老师所教的课程也就充满了兴趣,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

二、预设细节,让课堂充满灵动

文本是由细节构成的,也是靠细节支撑的,把握细节就是解读文本的钥匙。解读文本,其实就是通过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细节”是可以设计的,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营造某种情境,来设计一些细节而预约精彩生成。在《陶罐与铁罐》教学中,在课堂总结延伸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陶罐与铁罐》已经拍成动画片了,现在进入后期制作了,正在招聘配音演员呢,你们想试试吗?”于是课件播放动画,让学生尝试配音。学生们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读课文,并用课文中的对话给动画配音,学生的情感在一次次朗读中流淌、升华,思维的火花迸射四溢,课堂上充盈着生成、创造的灵动之美,给人以享受。

教师对文本细节的精雕细琢,能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及内化。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有效的操作细节。

1、精心设计导语。精彩的导语总能让课堂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情意绵绵的导语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富有哲理的导语让课堂“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老师在上课前应精心设计导语,有效地用好导语,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2、 切准文本脉搏。曾在网络上欣赏过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全国首届诗意语文观摩会”上执教《二泉映月》,在这堂课中我深深感受到预设细节之精妙。课一开始,王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去找一找描写无锡惠山上的“二泉映月”这处风景的文字。等学生把相关内容一一寻到之后,王老师又把这些词语投放到大屏幕上: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这一组“闪亮登场”的词语群,展现了“二泉”的意境,也精准地切准了文本“脉搏”。当然,这是王老师事先潜心提炼并精心预设的结果。接着,王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八个词,在读中学生体会到了“二泉映月”这处风景名胜的优美韵致。读着读着,学生渐渐感受到这不只是八个词,而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动人的画。” 这样的课堂也可以说是“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三、捕捉细节,让课堂充满智慧

教学细节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在现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合作讨论的自由表达、多种活动的即时变化、探究问题的难以预测,都能让教师运用确定的知识和预设的程序去主宰课堂,而是会经常发生一些我们老师意想不到的偏差。这偏差往往会成为全体学生的“兴奋点”,点化引导得好就成为了难得的教学资源。当这种“意外”出现时,教师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简单化处理,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教育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睁大发现的眼睛,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小心把握好细节,深入发掘细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课堂就会因之而精彩纷呈。

四、挖掘细节,让课堂充满思辨

教学细节犹如竹笋藏得很深,要靠教师去发掘,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教师若能一层一层“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不断。

1、品赏耐人寻味处。 在讲授《李时珍》,当师生读到这句话:“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时,对于句中的“品尝”一词的理解,我对学生进行了深入地引导。 “品尝”本是一种享受,可在文中,李时珍的“品尝”却还是吃苦和冒险,但学生并不一定能理解这层耐人寻味的深意。我敏锐地发现这精彩的细节,深入挖掘,有效生成,走进学生心灵,走进文本教材,实现精彩生动的课堂价值!

2、咀嚼意蕴丰富处。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紧紧抓住“神机妙算”一词引领学生全方位、多层面地感受诸葛亮的惊人智慧。

我们发现成为教学细节的常常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表情、一次错误,教师只有关注教学细节,挖掘教学细节,才能预约课堂中的那份精彩。课堂中的细节看来是信手拈来,即性所得,而实质上是一种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教师的一种理念,一种思想。细节的设计缘于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对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和利用,作为教者课前应对教材作深入的挖掘。

东坡先生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确实,我们只有重视重视课内外工夫的积累,时时注意自己知识的“厚积”,对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学问,处处留心,兼收并蓄,才能得心应手地设计并运用好教学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