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据考证其直系远祖是武则天时的宰相韦待价。高祖父韦应物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到韦庄时家道中落已久,所以史称他“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关于韦庄的确切生年,尚难考定。夏承焘认为他生于开成元年(836),曲滢生认为生于大中五年(851)。今多从夏说。青年时代的韦庄,屡次应试科举而未中。广明元年(880),他又一次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起义军攻入京城,韦庄身陷重围与弟妹失散,又患大病,经历了一次人生的磨难。中和二年(882)春,他脱身长安,到了唐军驻守的洛阳。次年写了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从此诗名大振,被称为“秦妇吟秀才”。同年,他南下江南,投奔驻守润州的镇海节度使周宝,做了三年幕僚,然而未受器重。其间曾卜居金陵,写了《台城》等名篇。周宝被部将逐走后,韦庄于文德元年(888)客居婺州(今浙江金华),过着寄情诗酒的隐居生活。其间曾到过今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后又回到婺州。景福二年(893)又一次入京考试,仍然落第,很是潦倒。乾宁元年(894),他终于考取了进士,释褐为校书郎,心情顿时转忧为喜。乾宁四年(897),他被两川宣谕和协使李询辟为判官,奉使入蜀,返回长安后被任为左拾遗,后又任左补阙,这是他在唐朝所任最后职务。

天复元年(901),他再次入蜀,被西川节度使王建聘为掌书记,开始了他在西蜀的仕宦生涯。唐朝灭亡前一年,王建任他为安抚副使。“及建开伪蜀,庄托在腹心,首预谋画,其郊庙之礼,册书赦令,皆出庄手。以功臣授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前蜀武成三年(910),病死于成都花林坊,终年约75岁,谥文靖。

韦庄的文学成就有诗词两个方面。叙事长诗《秦妇吟》是他的代表作,全诗共1666字,是唐诗中篇幅最长的巨制。尽管《秦妇吟》的思想内容精芜杂糅,但由于诗中写出了黄巢起义军锐不可挡的巨大声势和攻占长安后“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镇压措施,因而具有生动的史料价值。

韦庄的诗风与白居易相近,多鞭挞时弊,谴责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对水深火热中的广大人民深表同情。如《悯耕者》:

何代何王不战争,尽从离乱见清平。

如今暴骨多于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韦庄的咏史诗也写得很好,最为脍炙人口的当是《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尽管韦庄的诗既有名作,又有独特的风格,然而他历来以词名世,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词,语言清丽疏淡,多用白描手法,表达了比较真挚的情感。王国维《人间词话》誉之为“骨秀”。如《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其代表作是脍炙人口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的诗词多有散佚。经近人向迪琮校订的《韦庄集》包括《浣花集》、《浣花集补遗》和《浣花词集》,共收诗323首、词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