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聪明的小高斯》一课是以“动脑筋,想办法”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向我们讲述了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一件事:在 200多年前,8岁的小高斯还在念小学一年级。有一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从1一直加到100的题目,小高斯在短时间内用简便的方法算出了,老师用了一个多小时才算完的数学题,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文中运用准确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刻画出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其中,对小高斯动作、语言的描写,突出地表现出他的聪明才智和数学天赋。另外,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老师,全文以老师的情感态度变化为线索从不耐烦——大吃一惊 ——怀疑——震惊——惊喜,更加从侧面烘托出小高斯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不拘泥于常规计算方法,而是变换角度,从中发现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8岁的小高斯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计算出一道复杂数学题的故事,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双线格中“聪、德、敏”等10个字,会写田字格中“所、数、题”等10个生字,学习斤字旁。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老师“不耐烦——大吃一惊——怀疑——震惊——惊喜”的态度变化过程,体会小高斯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

从小高斯身上受到启发,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与本文中的小高斯年龄相仿,同龄人之间的榜样效应更大。所以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地与小高斯进行比较,从小高斯身上学到遇到事情要开动脑筋,变换角度判断思考,就可能找到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方法的掌握会受益终身,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所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重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在阅读实践中实现感知——感悟——积累——运用的整合,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受到语言的训练和思想的启迪,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及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课前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道数学题(出示从1加到100),你们都算出答案了吗?

生:5050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答案的?

生:家长帮着算的。

生:课外书中知道的。

生:预习完课文后知道的。

师:在二百多年以前德国的一所小学校里,有一个和你们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己算出了这道题,他就是聪明的小高斯。他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道难题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把这道题作为课前预习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充分的时间去动笔算一算,在无法解决时,也可以通过其它渠道寻找答案。这样设计是让学生亲自尝试,切身体会到这道题有多难,再与文中的小高斯短时间内算出答案形成对比,从而感受到小高斯是多么爱动脑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中给出的拼音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同桌合作,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出示词语,学生边读边在书中画出词语,指名读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想:课文讲了小高斯的什么事?

【这一环节通过多种形式读文与读重点词语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扫清字词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一边读一边画,一边读一边想的过程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品词析句,理解课文

这部分教学,我重点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让学生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哪些词语表现了小高斯很聪明?从这个大问题入手,让学生品词析句,找出这些正面描写小高斯的词句,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来体会小高斯的聪明。第二部分,就是抓住老师态度变化的词,体会老师面对小高斯与众不同的算法,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活动。从老师态度一步步地转变,进而突出小高斯的聪明。怎样才能体现出老师态度的变化,这就要靠学生的朗读了。不同的态度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老师态度的变化,在读中体会小高斯的聪明。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画一画,你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小高斯非常聪明?

学生汇报:

(1)“不大一会儿”能够体现什么?(说明小高斯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这道数学题做出来了,体现了他的聪明。)从“站”和“举”这俩个动词中你能看出什么?(他很兴奋;他这么快就算出来了,他很高兴。)那你能用高兴的语气读读这句话吗?

(2)“敏捷”是什么意思?(行为动作很快)在本课是说小高斯快速地检查数学题。所以在读时,这个词要读的快些。(生读)你能用“敏捷”说句话吗?

(3)高声说:“老师,没错!”是什么句?(感叹句)说明小高斯怎样?(对自己算的答案很自信。他很聪明,那么快就又算了一遍。)你能带着自信、坚定的语气读读这句话吗?(学生练读,指名读)

(4)第7自然段,小高斯的算法。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高斯是用什么方法算出这道题的?试想一下,小高斯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个数一个数地加下去,会怎么样?(和大家一样,很长时间算不出来;还会算错。)同样的题目惟有小高斯能发现1 到100一头一尾两个数的和都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小高斯喜欢动脑筋,很会思考问题,很注意观察事物,能寻求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小高斯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

2、是啊,小高斯真是太聪明了,这么难的题一个8岁的孩子竟能那么快算出来,真让人难以置信,就连他的老师都不敢相信,面对小高斯出人意料的算法,老师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师态度变化的词语。

(指名汇报:不耐烦——大吃一惊——怀疑——震惊——惊喜)

老师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现在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看哪个小组回答的最全面。

汇报:

(1)不耐烦的原因:(不相信小高斯能这么快就把复杂的算术题算出来,以为他在说谎。)

在生活中你有过不耐烦的时候吗?(写作业被别人打扰;心情不好时别人来烦我)你能用这种语气来读一读吗?(生练读,指名读)“错了,重新算!”是什么句?(感叹句)应该怎么读?(读得重些,学生练读,指名读)

(2)大吃一惊的原因:(小高斯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算出来了。)你们吃惊吗?(吃惊)那就带着你的吃惊读读这句话吧。

(3)是啊,就连他都用了一个多小时,算了三遍才算对。所以,老师不敢相信,就产生了怀疑。他怀疑什么?(是不是以前小高斯做过这道题。)于是,就带着疑惑的语气问(生齐读:你是怎么算的?)

(4)震惊的原因:(小高斯巧妙的计算方法,他自己也是第一次知道。)你能读出老师的震惊吗?(生读)

(5)惊喜的原因:(他确信这道难题是小高斯自己完成的。)你能读出老师的惊喜吗?(生读)他惊喜地看着小高斯,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这种算法太简单了;这个孩子太聪明了,我都没有想到这样的算法;这个孩子真有学数学的天赋。)

师:是啊,小高斯就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很可能没有什么文化,可他们的儿子却是这么优秀。咱班多数同学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所以只要我们自信、勤思好学,也一定能成功、成才!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老师也相信你们。

师:聪明的小高斯,用他充满智慧的大脑。想出了这种独特的算法,赢得了老师的赏识,老师又为小高斯作了什么事呢?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同学们小高斯只是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但他却不平凡,你知道是什么使他成为一名伟大数学家的吗?(爱学习,爱动脑,平时多注意观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四、总结升华,联系实际

同学说得都对,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遇事多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想一想,也许也会有令人惊喜的结果。在你的生活或学习中,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例子呢,说给大家听一听。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爱动脑筋,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成为一名聪明的小高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