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德育渗透点:

教学重点: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情境挂图一幅

2、学具准备:学具盒(小棒、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设计过程:

一、情境导入,进行环保教育.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寒冷的冬季过去迎来什么季节啊?

生:寒冷的冬季过去迎来温暖的春季。

师: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大好时期,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小学生也积极开展了植树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种的树。

2.出示:主题图

师:哇!他们种的树多整齐啊!我们也要向这些小学生学习,爱护花草树木,多植树,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

师:看到这些树,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他们种了2行树。

生:第一行有8棵。第二行有6棵。

3.提出数学问题,列式解答。

师: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种了几棵树?

生: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棵树?

生:第二行比第一行少种几棵树?

4.揭题,板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有几棵树”的问题。

师:怎样解答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呢?

师: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棵树?怎样解答呢?

生:用减法计算:8-6=2

师:第二行比第一行少种几棵树?

生:用减法计算:8-6=2

师:一共种了几棵树?

生:用加法计算:8+6= 6+8=

二、问题呈现,体会计算多样.

(一)教学“8+6”;引申“6+8”。

1.“8+6”怎样算?学生独立思考:拿出学具盒里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

2.两人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1、从8数起,数上6个数是14.

2、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

3、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

4、9加6得15,8比9少1,15减1得14;

5、10加6得16,8比10少2,16减2得14;

6、请计数器帮忙

4.同位互说算理,全班齐说算理。

5.“6+8”怎样算?

生:因为8+6=14,所以6+8=14

生:“6+8”和“8+6” 的算法一样的。可以用8凑十算,也可以用6凑十算。

6.说一说与前面学过的9+?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先把其中一个数凑成十,然后再算)

7唱儿歌:

“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计算起来对又快。”

(二)比较。

1.“7+6”怎样算呢?指名答。

2.计算对比:

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自己思考。

7+6=13

8+6=14

3.四人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小结。

5、出示“凑十”儿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看图写加法算式。第75页 练一练 第一题)

8+5= 6+8=

师:同学们种的花开得可真鲜艳啊!吸引了许多的蝴蝶。

(二)第75页 练一练 第二题 蝴蝶图

师: 五颜六色的花还吸引了许多的蜻蜓呢!

(三)第75页 练一练 第二题 蜻蜓图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8+几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办法算得更快? (先把其中一个数凑成十,再计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