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班级中的几十个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共同去实现教学目标。但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的纪律常识几乎为零,判断是非的观念淡薄,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心理需求,如果一旦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表现出种种不守纪律的行为,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事先无法预料的事件,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妥善地处理,也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那么,教师应如何管理好低年级课堂教学呢?

一、建立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课堂常规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明确而具体的课堂行为规则,学生才可能将自己的行为与之对照,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恰当的,哪些行为需要进一步强化,哪些行为需要得到改进,从而形成恰当的课堂行为。因此,教师要用制度与规则而不是用自己的好恶去实现课堂组织管理。课堂行为规则是学生必须共同遵守的,因而规则的制定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能力和生理特点出发,制定出相应的课堂常规,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制定。同时规则的制定既要简单明确,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规则过多,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规则过严,会使学生紧张焦虑。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确定几条简单明确,并让学生认为是合理的值得遵循的规则,才是可行并能够起到明显作用的。课堂行为规则一经制定就必须加以实行,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这个规则是有效的,违反规则的行为不会得到赞许和鼓励,按规则去做就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在实行课堂行为规则时,教师应该力求做到始终如一和一视同仁,以保证规则的严肃性和平等性。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纪律与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相关,如果教师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学生结成了一种积极的师生关系,那么,学生的行为就倾向于维持这种关系,在课堂上就会更多地与教师合作,努力减少课堂上的纪律问题。因此,教师要从赢得学生的尊重,争取学生的合作方面着手,去实现课堂上的组织管理。当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在长期的公正无私地对待学生,并对学生充满同情和体贴中获得的。要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合作,教师就要真诚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进而真正理解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包括对他们特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行为给予接受和认可,对学生存在的困难或弱点给予抚慰和帮助,对学生独特的气质或个性给予认同和接纳。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了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的合作,课堂上的纪律问题就极少发生了。即使发生了纪律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十分容易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