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匹配策略,是从感情维度上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运用心理匹配策略,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诱导认知,引发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评价受他人劝说、诱导的影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恰当的启发、诱导,改变学生原来的认知评价,使之认识到所接触的教学材料是符合其需要的,从而达到调节学习心向的目的。例如:学生学习“年、月、日”时,对×年×月×日习以为常,认为要知道日期,只需查看日历就得了,没有认识到“年、月、日”内在的相互联系,也就不能产生认知的需要。为了改变学生的认知评价,上课伊始,我设下悬念问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只过了18个生日,谁知道小明的爷爷今年有多少岁?”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18岁”。紧接着我又问:“爷爷18岁,他儿子几岁?能有孙子吗?”学生们一听,恍然大悟,哄堂大笑,齐声回答:“不能有孙子。”那么小明的爷爷到底是多少岁呢?接触到实际问题,学生产生了认知的需要,这时,我适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年、月、日”这一课,就可知道小明爷爷今年有多少岁?通过谈话诱导,引发了学生求学的情绪,这样就使教材迎合了学生的认知需要。

2.刺激感官,激活需要。

学习包含着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之间某种关系的形成或联结,人的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并进一步组合改造而成的新知。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学习心理中注意力不稳定和不持久的特点,创设生动愉快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乏味的状况,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接受知识。电教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正是符合这一特点,它不断变化的形、动、声、光、色,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心理从抑制状态转为主动的求知状态。一个个动感的画面,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观点运用于生活实际之中。如教“圆的认识”时,我分别制作圆形、扁圆形的车轮滚动模拟课件,结合教学演示,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凭借视觉表象(圆形、扁圆形)、动觉表象(两个不同圆形车轮滚动)、时间表象(圆形和扁圆形车轮滚动的速度不同)、听觉表象(滚动的声音),观察两个不同形状的车轮滚动的情况。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圆形的车轮“滚得稳”、“滚得快”,我适时提出问题:圆形的车轮为什么滚得快?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圆形边上各点与中心的距离是否一样的问题。从表象加工的水平上,概括圆的本质特征:“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处处相等”,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车轮做成圆形的道理。这样,通过电教多媒体演示,多维度地刺激学生感官,激活其需要,提高学习效果。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