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是传统语文教法的精髓之一,它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起着其他任何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教师讲出来的,还要学生去读,去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阅读效果呢?福建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辜秀娟老师根据教育学分类,把朗读训练指导可分为语言方法、实习方法和直观方法三类。语言法是教法,实习法是学法,直观法是教与学的辅助方法。

1.语言方法

(1)讲授法。即以分析为先导,教师先讲高低快慢、断连疏密的朗读技巧,学生动笔作适当记号,以便引起对本文朗读停顿语气的注意,然后再反复练读比较。

如《飞夺沪定桥》的第八自然段:“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像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这段话中,“千钧一发”四个字一停一顿,反映出紧张的场面;“时刻”后面稍加停顿,换口气,以产生悬念;“同志们”三个字要读得紧凑有力,以显示必胜的信心;在“业”和“为”、“利”和“冲”之间虽有标点,但因紧连而缩短停顿时间,以造成一往直前的气势和较好的动作感;“英雄们”和“听”、“激烈的”和“博斗”词语之间要适当停顿,使有声语言紧张而不仓促,动作感强而又有层次。

(2)比较法。即借助教师或学生不同的朗读方式比较,让学生从中领悟正确与谬误,或通过朗读进行情感和语调的对比,辨析差异,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瀑布》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诗人妙用“如烟,如雾,如尘”一组比喻,写出了被风吹散的水珠飞扬的动态,形象含蓄而富有神韵。训练时,让学生自由吟诵,初步感知风中瀑布的美姿;接着重点指导朗读最后一句:先听教师按顿号和逗号两种不同标点的范读,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从中体现顿号的停顿短而均衡,语调平谈,逗号的停顿轻而舒缓,显现作者看得出神入迷的样子;最后让学生随着优美动听的乐声表情朗读,口诵心惟,从内心真切地感受瀑布的缥缈、朦胧、纤细,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2.实习方法

(1)练习法。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运用领读、分合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速读、略读等各种朗读方式,以激发朗读兴趣,加深理解,提高阅读效果。

如《月光曲》一课,可根据不同时机采用四种读法:①分合读。即教师读现实部分,学生读联想部分,以帮助分清“事物与联想”。②指名个别读,让其他学生在听读中体会贝多芬由静到动的情感变化。③男女生分组读重点段,女生卖“平静”部分,男生读“激昂”部分,以突出语调,相互体会语言乐感。①提问答读重点段。教师问:“他好像面对着什么?月亮从什么地方升起来?”学生答读,体会海波和浪涛的画面。这样的朗读训练,目标明,层次清,把读与思结合起来,发挥了朗读应有的作用。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