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前阶段的幼儿识字是切实可行的。它不但符合幼儿自身的心理需要,而且有利于提高幼儿独立阅读的能力。幼儿期是发展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为主要目标,因而适当地识字必须有利于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如果过分强调识字,就会对幼儿的口语发展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为幼儿一拿到书就先认字,往往会忽略了对画面的仔细观察,以致大胆想象和运用丰富的语言流畅地表达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早期阅读活动仍应以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主,但在看书时、日常生活中可满足幼儿识字的需要,采取趣味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学会识别一些常用字,以逐渐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一、根据幼儿特点。因势利导

进入幼儿园以后,多数幼儿有了识字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指着生活中常见的图书、路牌、店名等问“这是什么字”。他们会设法去辨认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文字,在看图书、图片时十分关注其中的故事名称及一些相关文字。如“爱心小兔”这个活动中,有一张小猫溺水的图片,旁边教师标了两个字“救命”,在活动中幼儿注意到了,马上问这两个字是什么字。可见幼儿对活动中出现的文字越来越敏感。平时也常有幼儿骄傲地告诉教师,他(她)认识了一个什么字。幼儿之间也常常有相互学习的过程,他们会相互交流自己认识的字。

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阅读活动中多出示一些文字。如在活动“好心的飞行员”中,幼儿开始看到主人公的时候并不认为他是飞行员,有的说是跳伞的,有的说是来旅行的,而当教师出示“飞行员”三个字时,幼儿马上认读自己认识的字,他们有的认识“飞”,有的认识“员”,有的认识“行”,他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飞行员,这样既理解了故事内容,又通过幼儿互动认识了字。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也可结合一些常出现的字,在一定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去关注、去认识。

二、创设环境。提高识字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周围的文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想去认识。针对这一特点,为幼儿创设学习文字的氛围十分必要。教师可以把活动室里的物品上、墙上的画面上都标上汉字,让幼儿通过直观的实物认识汉字;也可以在墙壁上贴上一些简单的、常用的汉字,供幼儿认读。

如为了结合阅读识字活动“木、林、森”,教师事先在活动室的墙面上贴了“木、林、森”这几个字,还贴了一些简单的有“木”字旁的字。幼儿发现以后,立刻过来问:“这些是什么字?”有的幼儿还高兴地告诉同伴自己认识的字,并且马上大声地指读出来,其他幼儿也跟着一起读了起来。就这样,到了活动正式进行时,幼儿已经记住了“木、林、森”这几个字,而且对认识有“木”字旁的字也越来越起劲。可见,幼儿在识字环境的熏陶下,识字意识得到了强化。

三、游戏识字。形式多样

“玩”是幼儿的天性,抓住这一特点,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学习汉字。例如,教师在区角活动的双语角,设置了“剪剪贴贴——我认识的字”这一内容,为幼儿准备了一本空本子,让他们把废报纸上或废图书上认识的字剪下来、贴上去,最后再在贴的这一页上签上名字。这一低结构的内容,既满足了幼儿操作的愿望,又达到了识字的目的,还让幼儿体验到成就感。还有“拼古诗”这一内容,先选一首幼儿都熟悉的、会念的古诗,让幼儿先尝试着看着古诗的小样来排字、拼古诗,这样反复几次,幼儿就记住了古诗中的文字。如古诗《鹅》的第一句是“鹅、鹅、鹅”,幼儿找出三个“鹅”字拼上去,这样通过几次反复就认识了“鹅”字。

教师还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动作来引导幼儿认字。如教师先学小兔跳,再出示字卡“跳”,这样幼儿就在跳中认识了“跳”字;下一次教师出示字卡“跳”时,幼儿就一下子都跳了起来,同时读出了“跳”字。识字形式的多样化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对识字的兴趣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