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穴,方是真学。”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做,把这三者统一结合才能创造出和谐、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以“教”为中心,是为了“学”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今的语文课堂,已不再单纯的是填鸭式的教学了。还有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不应是教给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 地位,激发和把握学生的兴趣,创造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发挥想象,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

如在生本教育下的小组讨论中,教师就可以由扶到放,相信自己的学生,给他们充分自由的空间进行学习、讨论,产生智慧的火花。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有趣的发现》一课时,我设计主问题:“达尔文的发现是什么?他是怎样才发现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圈圈划划,寻找答案。但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学习方式,经过试上,最终设计先带着学生学习一种昆虫,再让学生照着这种方法学习另外两种。这种由扶到放的学习方式,更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

又如,在朗读教学中,方法很多,但每一种读的方式如果运用得当,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十分有益的。通常,在检查生字词时,教师选择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的方式,其实在中间如果穿插学生领读,加上教师适时的肯定和表扬,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而读段落、课文时,教师可以让课堂开放些,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小声读、站着读、坐着读……可以边读边画,可以边读边演,自由轻松,尊重了孩子个性化的感受,使朗读成为学生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而当学生感情朗读不到位时,教师的范读就是一根很有效的指路棒。当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时,就是带领学生入情入境的最好时机。学生会模仿,会从你的语气语调中体会,再要读好也就不那么困难了。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一定得方法之后,学就容易多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