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三部分内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用数学含其中编排。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6.认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6~10各数的过程。

7.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8.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与原通用教材的异同:

(1)数概念、计算方面的基本要求基本一致的。

(2)实验教材强调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三、编排结构

教材的知识顺序和结构与原通用教材相似。但认数部分不再一个一个的认,合并为三段。节约了时间、提高效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数的关系。10比较特殊仍单独编排。

四、具体编排

(一)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6、7的认识:与1~5的认识相同,只是一些层次上的变化。

(1)主题图:突出两个数之间的相邻关系,6添上1是7,这一点从主题图抽取出的实物图也得到了体现:6个学生加1老师是7个人。

(2)数的顺序:首次借助直尺教学。

(3)比大小:

借助点子图,比象形统计图抽象些。

将相邻邻三个数排在一起比较(原通用教材只比相邻两个数)。

任意两个数比较。

(4)序数:基数与序数结合起来,表明数可表示数量也可表示顺序。

2.数的组成。

(1)6的组成:

①在涂色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

②结合直观图完整填出6的组成。

③涂后的图形象直观、可能有规律,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组成并更好记忆。

(2)7的组成:

①通过操作分木块教学。

②没全部给出,只给出3组,根据直观图联想。

(a)对培养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b)减轻记忆的负担,

(c)为加减法教学做准备。

③难度降低了,原通用教材从5的组成就开始联想。

3.6、7的加减法:操作、看直观图或想组成计算。

首次通过操作教学一图两式及写算式

(1)分三个层次: 操作、看直观图或看算式计算。

(2)两组算式呈现的东西相同,为一图四式做准备。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