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参加这次教研会,并且能够在这里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我的心得体会,我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激动!首先还是感谢教研室李老师能给我这次学习锻炼的机会以及各位领导几年来对我的关心与培养。我知道:在座的有很多是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老教师,也有刚刚毕业、富有朝气的新教师,你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李老师说让我在这里和大家作个经验交流,其实谈不上是经验,只能说说我在品生品社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下面就品生品社课教学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实施新课程,首先是一个教学理念上的创新。我在几年来的教学中最突出的一点感受就是:与我以前教了多年的思想品德课不同,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一改过去“事例”加“道理”的陈旧、说教式的旧貌,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引导师生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去感受、体验、提升,去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内在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课程要求“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呈现的主要形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简而言之,就是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之所以称为无痕的活动,是指这种回归生活的活动,可以极其自然地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感悟,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不同于过去那种外加的、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要求我们要转变相应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重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交流与合作的全新的教育。具体做法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要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

品社课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需要一味讲大道理。这就强调了我们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个重要性。我们必须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采访,都应该在课前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自由结组调查、讨论自己关注的某一方面问题,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汇合起来,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等等。课上在这种热烈交流中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也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合作的乐趣。比如:在《我和小动物做朋友》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调查了解知道学生一般都喜欢小动物,有的孩子喜欢家里的小狗,因为小狗能给主人看家,有的孩子喜欢家里的小鸡、小鸭,因为他最喜欢吃鸡蛋、鸭蛋,会给自己提供丰富的营养,还有的孩子说喜欢爷爷家的老黄牛,因为老黄牛任劳任怨,帮爷爷拉车种地等等。由此看来,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动物都是常见的,大家都熟悉的动物。看得出他们只是朦朦胧胧的感受到动物为人类做贡献。但还不懂得自觉的善待动物,对动物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动物与人类的亲密关系等问题了解的不深入,因而扑捉小动物和伤害小动物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从正面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以引导学生接近动物,了解动物,善待动物、保护动物并和动物交上朋友。培养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为教学目标。我除了重视理论的学习之外,还充分借助网络这一有效平台,搜集了教学资源,学习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并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带来农村常见的小动物:然后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小动物朋友,你们想见他们吗?这时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迫切的想知道是哪位小动物朋友?接下来再引导学生去接近与了解,在接近小动物时,有的孩子会亲手摸摸小动物、和小动物一起玩。在接近小动物的活动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让学生讨论,比如,有个孩子说:“老师,小鸡老是从纸箱里往出飞,我一把就给他抓回来了”。这时另外一个孩子反驳他说:你也不想想,小鸡能喜欢在黑暗的纸箱里呆吗?你那样一把就把小鸡抓回来,小鸡多疼呀!整天被圈在这样的一个纸箱里多痛苦呀!这时孩子们情绪高涨,展开了辩论。不但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得到了锻炼。而且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走进小动物的心理体会小动物的感受。看来,他们真是开始喜欢小动物了。接着再引导学生亲自喂养关照小动物。在喂养过程中,孩子们不由自主的拿出自己带来的食物和饮品,去喂小动物,在精心的喂养中发现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从而培养孩子的爱心与责任心。关注学生主动发展,以围绕学生为主体,贴近生活实际。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出发,寓教育与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学生接近动物、了解动物、喂养动物的活动中,充分感受小动物的可爱,激发了孩子们由对小动物的“好奇”变化为“喜欢”小动物的情感,从而愿意和小动物交朋友。自然也就对小动物有了爱心和责任心。就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探究、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下一页
阅读全文